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阶段,后期部分尤为关键,大约是从11月中旬开始,这时需要以记忆为主来重温大纲或前期的笔记讲义。所谓的记忆式复习,即不再勾画重点,而是全面地、有侧重地进行反复背诵。我个人倾向于在早晨进行这项工作,那时头脑清醒,通常会用一个半钟头的时间,每天如此,直到8套题、4套题以及各类背诵手册相继问世,我就转而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背诵。8套题的选择题和大题我都完成了,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大题也多次回顾。至于4套题,除了做选择题,大题也在后期不断背诵。最终,我的背诵内容相当繁重,包括了讲义中预测的大题和其他多种资料,这使得后期的记忆压力巨大,每天都感到有些恍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你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但适当的有难度的练习也是必要的。我的教训就是低估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再加上基础不是足够扎实,初试时差点哭晕在考场……等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之后,一定要不断练习,题海战术虽不太靠谱,但是数学确实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到熟练,做题时才能有思路,我就是当时畏惧了模拟题的高难度,觉得肯定不会考太难的,结果在考场上就傻眼了,以至于最后数学成绩刚刚爬上三位数,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所以,扎实的基础+足够的练习,才能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反复研习了考研真题两次以上,初次接触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形填空,我都逐句翻译,遇到不懂的词汇便查阅词典,并将其整理到两个笔记本中。次日,我会抽出时间回顾前一天记录的笔记。对于真题中每一个生僻或关键的单词,我都力求熟记在心,以便日后能一眼认出。当真题无法满足日常练习需求时,我购买了若干模拟试题,尽管它们的命题风格与考研有所不同,导致我在完形填空中经常错7到8个,阅读理解也错4个以上,但不必过于介怀。我确保每天至少有一小时投入英语学习,通常是在感到政治或专业课程疲惫时,通过做英语题目来调节状态,毕竟阅读英文篇章相比钻研专业内容更能舒缓大脑。做练习时,我会计时,完形填空大约控制在12至15分钟,每篇阅读理解平均10分钟,完成后再立即校正答案,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海洋油气工程综合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包括流体力学、岩石力学、钻井工程等。对流体力学,理解并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岩石力学则需深入理解地层的压力分布和应力状态,这对判断油藏稳定性和设计开采方案有决定性作用。钻井工程部分,需熟悉钻井设备、工艺流程及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策略。
海洋环境对油气开采的影响也是考试的重点。这要求必须了解海洋气象、地质条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海上平台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环境保护法规和防污染技术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我还积极参加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及时跟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动态,这对理解和解答综合性题目非常有帮助。
建立好的学习小组也很关键。定期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模拟试题练习,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也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复习阶段,我会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保所有知识点都能覆盖到。特别是一些复杂的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题,需多次练习,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