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阅读书籍时,识别哪些内容通常会出现在选择题中,哪些倾向于成为主观题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做能有效地管理时间,聚焦关键点,实现高效学习。自我复习策略可包括两步:首先,回顾过往的真题,将过去作为主观题出现的知识点在教材中标记,并记下它们被考查的年份和频率;其次,许多基础的政治辅导资料也会提供此类信息。初次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考试的主题和重点,而并非死记硬背。从第二次阅读开始,就需要积极记忆,同时伴随着深入思考,否则只会流于表面,效率低下。只有基础知识牢固,后续的记忆才会更加顺畅。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我已将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籍研读得相当透彻,大概重复翻阅了两三轮,以至于现在只需扫一眼书中的任何题目,我都能迅速回忆起解题方法。接着,我开始挑战张宇的1000题集。对于数学来说,大量做题是关键,做得越多越好。个人认为张宇的题集比660题更具价值,所以我集中精力攻克1000题。在这个阶段,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每一道题目,并仔细整理了错误习题,随后又专心致志地重做了这些错题。有些题目确实颇具挑战性。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数学考试的难度呈上升趋势,因此适当接触一些难题是有益的,这样在实际考试中面对困难时能保持冷静。
考研英语方面:
我维持语感的方式是每日完成两篇阅读练习(任意选购一本教材即可,不推荐过早接触真题)。我会确保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汇的含义。对于做题的正确与否不必过于在意,因为其他材料的命题方式与真题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即使你的词汇量已经相当丰富,也必须持续背单词,不能间断!反复研习阅读真题三次,力求熟悉所有词汇,掌握每个句子的含义,能够流畅地阅读全文,并解析错误选项,明白每个选项的设计意图,深入剖析其逻辑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初学者,理解信号的时间域和频率域表示法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需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本质,它们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
系统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需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如因果性、稳定性、线性和时不变性等。其中,Z变换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要熟练运用Z反变换求解系统函数,并能据此判断系统的性质。
再者,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是高阶系统的理想分析手段。理解状态变量的选原则,掌握如何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以及如何凭这些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设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需配合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利用MATLAB或其他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也是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例如,凭编程模拟信号的变换过程,直观地看到结果,加深理解。
定期复习和总结也至关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或者找同学讨论,甚至教老师,直到彻底弄懂。
保持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和好奇心。"信号与系统"是一个深奥有趣的领域,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会带来新的启示。保持积极探索的态度,你也能在这门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