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复习政治全程跟随肖大爷的步伐就可以了。政治9月开始复习,最开始买了红宝书和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题目,每天政治的学习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后来等风中劲草出版,买了这本书之后主要就是看这本了(在保证红宝书已经看过一遍的情况下)然后就是配合做第二遍第三遍1000题。然后就是等肖秀荣八套卷出版,买来只做选择题部分就好,做完八套卷买肖秀荣的真题做做选择题,如果有像我一样平时不关心政治热点的,建议再买一本肖大爷的形势政策与时事热点的小册子,到12月再买了肖大爷的4套卷,啥也别想,所有的大题都背了,背到考前一天。之后 做了第二遍,主要是觉得自己做题出错率有点高,然后开始做第二遍,尤其是自己做错的题(因为第一次把选项写在最侧面的空白处,然后修改的时候,也统一都写在一边,所以可以用纸挡住答案。然后第一次做的时候,会有一些觉得比较偏的题目即使做对了也做了标记,然后多看看),整理了错的题的知识点,有的点可以放在一起对着记。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的复习,我复习全书看了好多遍,暑假的时候也刷了张宇的36讲,做了相应的笔记。数学这个东西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题量是不行的,教材只告诉了知识点,题型什么的很灵活,所以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来练手。就拿我来说吧,复习全书的练习册我是做完了的,书上的例题也是做了很多遍,汤家风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也做了好几遍,这本书倒是挺好的,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做题来强化记忆,例题之间联系很大,答案也很详细。暑假的时候我又买了本张宇1000题,我想说的是有点难,暑假的时候张宇1000题应该做了2遍左右,做完这个基本上就到9月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了,最好买那种试卷版的真题,按照标准时间自己模拟一下,真题里面很多题目还是很基础的,有时候都感觉这题目自己能考满分,真题做了之后注意总结,你会发现常考的有哪些题目,有哪些常考知识点,还是有挺多借鉴意义的,做完几遍之后就可以准备做一点模拟题了,比如汤加风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就有点难了,有点打击人,还做了合工大的八套卷,有人说曾经押到过题,可以试试。
考研英语方面:
12月份,此阶段,还是要做真题,经过前几月的付出,对于真题你已经很熟悉了,当你看着一片文章的时候,你基本能直接翻译出全文。对全文的结构、句子分析、词汇已经熟悉。此阶段主要是重复真题,找一种感觉。同时,也要背一些素材和作文模板。(关于模板,大家总是担心得低分,要知道我们自己写出的东西更菜,所有有模板还是用吧,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用的模板,分数都不低。所以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考前,每天坚持看一下英语真题,只为找感觉。相信经过前期的努力,你一定会在英语战场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字媒体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图像处理、视频编码、交互设计等多个方面。其中,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是基石,它涉及到媒体的本质、传播方式以及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理解和记忆。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则是实践性强的技术部分,理解和掌握其基本原理及常用算法至关重要。交互设计则更偏重于创新思维和用户体验,需具备一定的设计感和用户洞察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首先要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对理论部分,凭阅读教材和笔记,梳理出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对技术性较强的章节,如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不仅要理解理论,更要凭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例如使用OpenCV进行图像处理实验,或者研究H.264等视频编码标准。交互设计部分,多参考优秀的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和流程,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原型设计,提升实战能力。
定期的复习和模拟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回顾所学内容,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要注重与同学的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和解题思路能帮助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备考期间,压力是难免的,但需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