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跟着老师上课,老师讲了很多知识和干货,配合着实例理解着很容易,然后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英语方面:
进行作文训练时,务必真诚对待每一个环节,绝不仅仅是阅读理解,明白概念并不足够,思考过了也不代表真正掌握。唯有动手去写,你才能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实际水平。此外,严格控制写作时间至关重要,起初可能会对题目感到困惑,但渐渐地你会领悟到作文的规律和技巧。最终,你会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通用句子框架。如果条件允许,寻找英语功底扎实的同学或教师审阅你的作品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反复修改,你才能识别自身的问题并取得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是一次深度的历史穿越。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再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理解他们的观点,需深入阅读原著,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我发现,构建一个时间轴并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对记忆非常有帮助。对比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如西方理性主义与东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哲学专业综合是对综合能力的检验。这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我在复习时,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哲学概念,例如存在、知识、道德等,并凭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升我的论证能力和理论阐述。我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问题,锻炼了辩证思维。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持续的阅读和反思。哲学不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思考的习惯。我坚持每天阅读哲学文献,无论是经典著作还是现代论文,都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点。我会定期记录和整理自有的想法,形成个人的哲学笔记,这是一个自我对话和深化理解的过程。
找到合适的同伴进行学术交流也很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有许多活跃的学术社团和研讨小组,经常一起探讨难题,互相挑战,这种互动激发了我对哲学更深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论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