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无机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选择题做的很不好,大题压中2道半(今年热点比较集中,但不是每年都会这么幸运的)。实话说我在政治上下的功夫很足,因为这是我的短板,稍有不慎就会单科不过线,所以我投入时间最大(产出只能说与投入不成比例……)。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看政治看的不够全面,做题不够多,而且对错题的反思回顾不足。这些大家注意就好,简答题就没办法了,我其实背了很多,但预测机构每年的准确率随热点集中度而大幅变动,自求多福吧。这里提一下,任的《要点精编》实在不怎么样,我一轮过后划了很多重点,但后来我都没翻过一眼,各种无序,不对我的胃口,有喜欢的不要来拍我啊。提醒一句,政治不必开始太早,因为时政性太强,等新大纲出来完全来得及。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考研英语资料有:《红宝书》词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以及英语二的真题集,再加上王江涛的高分写作教程。从三月起我就启动了复习计划,坚持每天都学习单词直到考试,虽然说是“背”,实际上更像是反复看或者读,因为我对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并不感冒。四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但只完成了大约一半,错误率颇高,平均每篇文章我会错掉三个。即使对照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我仍然会选错一些题目,有些问题我甚至持有不同见解,感觉可能是模拟题的质量问题,所以我没有太过纠结,最后决定放弃。六月份我转而投入英语真题的练习,我购买的是涵盖30年的试题集,首先从80年代的简单题目入手,随后逐渐过渡到90年代,难度不算大。再后来,我专注于2000年以后的真题,推荐学弟学妹们也从这个阶段开始认真做,效果很好。我每天在英语上花费大约两到三个小时,其中将近两个小时都用于单词的学习,剩下的不到一个小时用来做题。我没有强迫自己大量刷题,也没有逐句翻译或分析语法,我只是大致翻译全文,核对答案,并注意自己的错误点,因此在这方面无法提供太多经验给你们。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它是化学的基础,涵盖了原子结构、分子间力、酸碱理论、化学平衡等核心概念。我在复习时,尤其注重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基础。动力学部分,理解速率定律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至关重要;热力学则要深入理解熵、焓、自由能的变化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化学平衡理论,如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也是考试的重点。我在学习过程中,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概念,并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提高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是无机化学,这是一门更为专业的课程,涉及到元素周期律、配位化学、晶体结构等领域。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规律,如电子构型、氧化态、化学反应性等,需深入理解和记忆。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理解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的决定因素,如场效应、晶体场理论等,是备考的关键。晶体结构的学习,尤其是离子晶格、金属晶格和分子晶格的特性,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也需投入大量时间去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再凭做题强化记忆,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应用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寻找相关实验或实例进行辅助学习,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