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中旬
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预备会议,总结分析上一年的阅卷情况,并讨论修订考试大纲的具体方案。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去年的分数线、复试和调剂信息,特别是你感兴趣学校的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一般来说,过去三年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你总结出录取的趋势。
### 6月中旬
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召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邀请政治、英语、数学及相关统考科目专家进一步讨论大纲修订方案,并展开具体修订工作。
###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教育部制定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各招生机构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及其去年的招生情况进行汇报,教育部则汇总这些数据来制定全国的招生计划。
### 8月下旬至9月初
全国招生简章正式公布。各招生机构根据当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的要求公布各自的新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学,而是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确保方向正确且适时调整策略。
### 9月中旬
考试大纲正式发布。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科目大纲及解析相继出版。请注意这是大致的时间框架,实际每年都可能有所变化。同时,此时可在网上进行预报名。
### 10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网上正式报名启动。此阶段需要特别留意相关事宜,例如所有考生均需在线报名,错过期限无法补报也不能修改信息。请务必按照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指南准确报名,否则可能导致无法参加考试或复试的情况发生。务必记得报名,以免之前的付出白费。
### 11月中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
### 11月下旬
非统考专业课的命题工作正式展开,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 12月上旬
提醒考生注意查看准考证打印等相关事项,并与同学保持联系共享最新资讯。
### 12月底
此阶段考生应注意调整作息时间和心态,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之中。建议考试前一天不要熬夜复习。考研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未尽之处,但关键是要有信心,相信前期的努力不会白费。每年都会有一些非常勤奋的学生因熬夜背题影响睡眠而导致考场发挥失常。
### 次年春季
各院校公布考生分数,考生可通过多种渠道查询成绩。如果对自己的分数有疑义,应及时申请复核。可以结合周围同学的成绩和整体平均分来预测目标院校的分数线。2月中旬左右,34所自划线的招生单位将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考生需及时确认是否达到分数线并做好复试准备或寻找调剂机会。
### 3月(预计)
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和地区设定相应的复试线。此阶段考生需密切跟踪分数线动态,确认是否通过复试资格。
### 3月中下旬
全国各招生单位陆续进行复试工作。由于疫情的影响,20年的复试时间略有推迟。
### 3月中下旬
调剂工作启动。招生单位应及时公布生源缺口信息,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提交调剂申请,招生单位将筛选出复试名单并通知考生,最终将复试结果告知考生并向原校发函调取档案,审核后决定是否录取。
### 4月至5月
体检。考生在复试期间需按招生单位要求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此阶段需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确保顺利通过体检。体检程序类似于高考体检,项目和要求相似。
### 4月至5月
政审。招生院校将对考生档案进行审核,包括组织关系等。考生需按时办理所需手续,积极配合。招生单位根据国家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初试和复试)、平时学业成绩及综合表现等因素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恭喜你顺利完成整个流程!
---
**关于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相关说明如下:**
一、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于检验和监督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它是教育部评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资料,同时也是学校审查硕士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的关键文件。
二、导师需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和个人特点,全面规划并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涵盖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学术实践、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等内容。
三、硕士生应严格按照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学习,所有课程和环节都需经过考核和审查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四、个人培养计划一经确定即严格执行,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并获得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若有变更需求,则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交书面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再报送研究生部审批。已经开设的课程不得更改。
五、培养计划的制定:
- 前三项内容通常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内,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定。
- 第五项和第六项内容则在研究生入学一年后的第三个学期初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并由导师负责,导师组同意,责任教授审核签字后报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六、个人培养计划书使用A4纸双面打印一份交导师保存,研究生部定期检查;计划完成后,各学院留存备档。
七、其他补充说明:
- “研究方向”应基于双向选择时明确的方向。
- “硕士生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应参照本学科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填写。
- 跨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需要补修本科主干课程,应将其列入培养计划,仅记录成绩而不计入学分,并在“备注”栏注明。
- 已修完部分研究生课程的同学需提供成绩单及学分证明,经我校研究生部审核后确认,并在课程列表中标明“免修”。
- 必修环节由导师及导师组共同确定并由导师负责安排。
- 研究方向需与培养方案一致;硕士生选定的所有课程应遵循全校统一的开课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