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时间充足,比如从3,4月就开始全身心备战的话,可以考虑提前看马原,因为虽然政治每年大纲都会变,但是这部分变不了,而且这也是政治的重点与难理解点,提前理解了可以为后面节约不少时间,随便找个上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者大纲看看就行,不需要看课本,课本没有重点还超纲太浪费时间。我的正式准备是大纲出来开始,提前规划好进度,参考资料大纲就够了,因为我觉得大纲里面有些知识点讲得很细,非常方便理解,知识点也是无死角的,就是看起来比较厚且字小,看着容易犯困,可以快速的读出来来提高注意力。要看两到三遍,配套老肖1000题做一两遍,巩固知识点印象,第二遍看完做完就可以上风中劲草了,同样看2到3遍,后期就可以不看大纲了,当工具书偶尔翻翻,这个过程中除了做题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之外,看书一定要快,除了马原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知道就行,也不背,加深印象而已。时政的资料出来了要认真看,我感觉最近几年有这个趋势,在习大大的领导下,对于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所以时政的分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估计选择题都有十来分了.最后冲刺时模拟题选择题见一套做一套,大题看看思路就行,等肖四出来了就背吧,大题一字不落的背,蒋中挺的五套卷可以买来做做选择,大题看看就行了,他的答案政治性语言太弱。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课本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数学第一轮我是看课本、做课后题。最近两年数学出现了变难的趋势,倒不是考试范围扩大很多,而是计算量增加,对于一些数学思维要求提高,比如说分类讨论。虽然很多课后题的形式并不能直接拿来当做考题,但是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很有帮助。对于不定积分那部分,高数课本后边的课后题几乎包括所有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一定难度,第一遍做很多都不会。但是如果能沉下心来好好研究课后题,第二遍再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很大提升。此外,对于一些原函数的记忆,不要太拘泥于比较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公式。由于其他的内容相对于高数较少,我用的是本科教材,对于具体书目就再推荐。《核心笔记》我买的时候只有复印版,虽然出版时间早,但是难度比较符合现在的考试,对于考点的把握也不错。可以作为第二轮的巩固。
考研英语方面:
资料只用真题就够了,但是注意总结,英语就是这一个特点,总结总结再总结。相似的单词是考得哪种类型?平时你记在本子上的易混词就是应付这个的很好的一个来源,没有总结过得,记得再添上去。还有就是逻辑关系,谁和谁搭配等等,以及需要通过上下文才能做出的选择,看看到底是相同意思还是相反意思。边做边总结。我暑假之后才开始做阅读,97-04年的阅读做了一遍,05-20年的阅读做了3遍。阅读第一遍时我基本上是一天一篇,第一遍定时做出来,后面是精读,主要是翻译句子和分析句子结构,最后再仔细分析选项。做第二遍和第三遍时速度会快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这包括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如导带、价带、禁带、载流子等。理解这些概念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关键。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是半导体物理的基础,需深刻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
半导体的掺杂和变型过程是考试的重点。N型和P型半导体的区别及其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都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杂质能级的概念,以及如何影响半导体的电导性,也非常重要。
再者,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二极管、晶体管等基础半导体器件,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其工作原理,不仅要知道PN结的形成和特性,还要理解电流是如何在这些器件中流动的。
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热释电效应等现象,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对这些部分,需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帮助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我还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结合的方式学习。教材是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参考书则能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多的例题。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凭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来解决。
我想强调的是,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半导体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