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系列教材,加上《风中劲草》与考前的《临门一脚》、肖四、任四及20天20题,政治学习以肖秀荣为首选,其效果显而易见。然而,《1000题》注重基础知识,《风中劲草》则属进阶读物,两者并重是关键,若能将这两本书的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应对考试时单选和多选至少可确保40分(本人高中理科出身,缺乏政治理论基础,本次考试客观题得了39分,但主观题仅得33分,略低于期望)。
政治科目的特点是投入较少,回报较高,但大量投入并不一定保证高分。因此,初期应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内容,大纲公布后每日坚持两个小时的选择题训练就足够了。到了最后一个月,大家通常会挑选肖四、任四和20天20题来冲刺,其中肖四是强烈推荐的,堪称行业典范。任四可能包含较多过往试题,20天20题可作为参考,如果时间充裕,也可尝试其他名师的练习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主要死磕李永乐老师主编的《复习全书》,我重点时间用在高数部分,因为考研数学中高数占得分值最大,而且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跟着老师一步步学就可以了。三月到六月打好基础。关于教材的话,我觉得适合自己最重要吧,张宇的36讲,题型比较全,难度也足够,会有一点虐。660和1000题大家择一即可,主要是为了查缺补漏,保持手感嘛。真题的话看大家时间安排,时间松就多做几年,时间紧就少做几年,真题还是很简单的,可以增长信心,但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有时候觉得简单是因为全书里做过很多类型题甚至原题。模拟题也是看大家时间吧,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建议不要尝试张宇的,题目难度稍微会大一点,可能会打击自信心,但题型还是不错的。第三,我觉得数学也是需要整理笔记的,因为数学的知识点很多,很散,很多题型也是有套路的,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遍遍的翻自己的上课笔记和全书,因为不论哪个老师哪本书总有你不会的东西,遗忘的知识点。所以大家可以看书做题的时候多做个标记,或者记在一张纸上,标明页码,等书过了一两遍以后把一种类型的整理到一起,考前看这个笔记本就足够了。我觉得这是我自己学习的一个经验吧,二战时合租室友也借鉴过我的方法,确实成绩有很大长进。第四,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千万不要忽略粗心大意这个问题,保证准确率是很重要的。虽然我平时也很粗心,但经过刻意训练以后,起码考场几乎没有失误,只要做了就几乎都对了。数学大概就这样吧,有需要问的我之后再补充吧。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过了六级,阅读还可以,16年九月开始准备。一开始朱伟的恋练有词刷了三遍,之后还看看了何凯文的长难句就没了。开始做真题,英语一开始做2007-2017年,做了两遍,开始的时候还是进度很慢,后来越来越快。附加做认真的笔记,查漏补缺。做好后,开始第二遍,如果第一遍扎实的话,后面几遍是非常轻松的,把还没有记住的地方再看看之前的笔记就可以。作文最后专项练了,大概半个月吧。还有,做真题时候不要忘记单词。可以使用手机APP,我用的扇贝。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包括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放大器原理等。你需深入理解PN结的工作原理,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法则。对放大器,要熟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和优缺点。
实践操作不可忽视。模拟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你利用Multisim或其他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或者亲手搭建电路进行实操。这样既能帮助你理解电路工作过程,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再者,深入学习反馈理论。模拟电子技术中的负反馈是提升电路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需深入研究其类型、判断方法及影响。频率响应、波特图的绘制和解析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它们能帮你理解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行为。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运放是模拟电路的核心元件,从简单电压跟随器到复杂的滤波器,无处不见其身影。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如积分器、微分器、比较器等,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别忘了复习模拟集成电路,比如BJT和MOSFET的特性,以及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和应用。这些内容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广泛应用,是高阶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