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书超级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所以这段时间每天用在政治上的时间大概是3小时,早上2小时,晚上1小时,看15-20页的红宝书,然后看完一章就做配套的1000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回到大纲上找到对应的依据,用不用颜色的笔画下来,这一遍做的时候千万记得用纸写,不要写在书上,因为你还要做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还是相对容易的,我选择填空全对,对了,提醒一下,平时要注意选择填空的训练,尽量控制时间在四五十分钟,并且保证正确率,我不会让自己错超过一个。数学我觉得要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下午数学:数学开始看张宇18讲,第一遍比较痛苦,但是值得,书真的很不错!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差,只过了四级,最担心英语,每天英语都是听说读写练的,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我用的英语资料是黄皮书,不过这要看你是怎么想的了,自己琢磨。反正每天就是上课,总结经验技巧,一句话,英语就是背和练,背的是单词,美文,短句和语感等,练的就是阅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实际上并不可怕。在做英语真题前面我先做了一本模拟题,很多人都说没必要做模拟题,其实现在回头想想确实是,如果你能把考研真题阅读中的每个句子结构,语义,单词的意思、文章的结构都搞懂,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思考的,把这个时间浪费在做模拟题上确实即既没意义又浪费时间。我每套都模拟真题时间来做。英语真题我自己把近15年的英语真题word版找到,然后把每篇阅读的句子断开并留下空白,打印出来,自己做完阅读后在空白处把每个句子都翻译一遍然后跟真题答案翻译的比较。我比较喜欢把句子中的生词画出来然后读全文,觉得这样单词记得快,又培养了语感,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真题原文。在做完阅读后,就分析为什么做对和为什么错。真题我用的是丁晓钟的,其实黄皮书也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工程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在复习初期,我对系统稳定性、可控性与可观测性的理解感到困扰,但凭反复阅读教材和做相关习题,逐渐找到了把握这些概念的关键。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尤其是对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模型是关键。
掌握状态空间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分析和设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主要工具,包括状态方程的建立、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线性反馈控制等。这部分内容需一定的矩阵论基础,建议提前复习相关的线性代数知识。动手解题也是深化理解的有效方式,多做一些经典的控制工程题目,会你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再者,PID控制器的设计是控制工程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参数整定的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则,是必备技能。现代控制理论的部分,如Kalman滤波、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虽然难度较大,但时间允许,深入学习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MATLAB进行仿真练习。凭编程实现控制算法,直观地看到系统动态响应,这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非常有益。MATLAB的控制工具箱也有许多预设的例程,帮助你快速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定要关注课程的历年真题。凭对真题的研究,你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和考试的重点,这将为复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定期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有助于提高你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