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知识点繁杂如饺子馅,但我们可采取归类记忆法,确保不混淆,这对于多选题尤为有益。大题目也需要背诵,我从11月起,每日清晨熟读参考资料,并倾听老师的肖四答题策略解析。他们还分享了一些通用的答案框架,实战中非常实用。选择题部分则依赖于1000题,错题整理到专门的笔记本,连同其背后的逻辑或背景事件都一并抄录,多次温习。至于大题,肖四至关重要,12月时多背一句可能就多添一份分数。政治是公正的科目,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获多少分数。由于需要大量背诵,若过早开始,临近考试时也可能遗忘,故推荐10月以后再专注背诵大题。初期应集中精力于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科目的复习。暑假期间可以初步接触政治复习,每天投入大约1小时阅读教材。
考研数学方面:
在10月至11月期间,购置张宇涵盖1987年至2017年三十年间的数学真题集,确保专心致志地研习每一道题目。持续不断地重温复习全书中未掌握的问题,与做真题同步进行。做真题时务必严格控制时间,模拟实际考试环境,力求最近十五年的试题都能得分无误。对于自己出错的题目,要反复操练,并查阅全书或笔记来理解相应题型,确保全面掌握所有类型。记下每个部分的时间消耗,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通常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接着处理线性代数和概率题目,最后攻克剩余的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真题的价值,相信我不必赘述,我想分享一下其他的准备步骤。在完成真题后,我接着挑战了张剑的150篇(提升版),每天坚持阅读四篇文章,并在次日深入剖析。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面对新奇文章时的理解力,减少那种面对未知内容的不安感。由于真题已反复练习,再次接触时,大部分答案和内容都已经铭记于心。唯有每日保持稳定的阅读训练,才能确保在考场遭遇全新的文章时,仍能迅速平复心情,专注解答。这个习惯从十月份开始实施会比较适宜。我个人推荐使用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查阅历年优秀范文,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遥不可及,基本都是常见词汇搭配一些亮点句式。浏览各个主题的高分作文,挑选出可以借鉴的精彩句型,务必熟记于心。对于每个话题,选择一篇你觉得最契合自己风格的文章去背诵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关键。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它们能帮助理解利率、产出、价格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用于预测经济走势。深入理解这些模型的构建原理和应用条件,能够帮助在解答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时有清晰的思路。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同样重要。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财政政策如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活动,需深入探讨。了解不同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效果,如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差异,这对理解现实中的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再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分析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运用所学模型进行解析。这样既能加深理论记忆,也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据解读和统计分析技能的提升是数量经济学学生的必备。学会使用Excel或更专业的Eviews、R语言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对宏观经济学的深入学习非常有益。凭实际数据,直观地看到经济变量间的关联,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持续关注经济动态和学术前沿。订阅经济学期刊,阅读经济学家的观点,参与讨论,帮助保持对最新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敏感度,也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