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结构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9~12月:除了看书,把石磊老师和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中做错的又翻来覆去看,12月做了各种版本的模拟题,我和大家一样买了老肖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尤其四套卷)。八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四套卷,全部吃透。截止考前,做了好多选择题,到考场上还是半蒙半猜地做完了选择。虽然不是特别高,我还是比较知足的。因为毕竟是帝都,判卷真的足够严厉,但是还好够了。个人认为风中劲草还是好好看,走心看,比背的效果好。
考研数学方面:
日常训练时应提升效率,避免拖延,尝试设定时间限制来训练自己在紧张环境下思考,因为这正是考场的真实情景。不少同学长时间自学后,忽视了考试的实际感受,导致真正步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时显得格外陌生,症结便在于此。在平日练习中,需以考试的标准要求自己,施加压力,提高解题速率。660题中的难题即使浏览一遍也可能耗至11月,而这个月可以先迅速回顾复习全书中不熟悉的例题,这一阶段会相对较快。接下来的关键是400题,务必完成两次,尽管难度颇高。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阅读,我的经验完全是基于真题,没错,就是真题!关键信息重复三次!在整个考研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依赖的材料无非是词汇书和历年真题。词汇书可以是纸质版本,每天都要坚持背诵,反复记忆,不能停歇。在做题阶段(9月至11月底),使用黄皮书做真题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完成每一套题目后,首先要深度剖析每道错题的解答策略和选项错误的原因。接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研究真题中的文章和作文范例,确保每一个单词、短语都熟悉,每一句话都能理解透彻,并且积累范文中的亮点词汇和佳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我考研的核心科目之一,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涉及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好这门课的基础。我建议首先要从理论出发,深入理解胡克定律、剪切和扭转等基础理论,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实例分析。材料力学中的许多定理和公式都是凭实验得出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凭计算梁的弯矩图来理解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关系,或者凭分析柱子的屈曲来理解稳定性的概念。
解题能力是材料力学考试的重点。我经常做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包括教材后的习题和历年真题。对每一道题,我都力求做到不仅求出答案,更要明白解题思路和步骤,这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非常有帮助。我也建议大家整理错题,定期回顾,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再者,画图也是材料力学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应力状态分析还是结构分析,清晰的图形帮助直观地理解问题,所以我特别强调绘图技巧的训练。
小组讨论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和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激发思考,有时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发。互相讲解知识点也是一种很好的巩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