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每天把专业课看完以后,晚上十点开始看政治,到11.30,哈哈虽然有时候也困得不行。对了,还没说看的啥书,当然是肖大的精讲精练啦!还有一千题,我是看一章,做一章题,把答案写到纸上,不在书上就痕迹,把错题标出来,以便后期重点再看。马原是最不好理解的,所以我先看的,我暑假期间好像只把马原看完了,而且也似懂非懂。选择题的准备使用肖的1000题足够,我第二次直接看的大纲,看完一章做1000题。只要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不论错还是对,都在书中标注以备明确重点。同时在习题册中改正错误项,如此第二遍时无需翻解析册,省去不少麻烦。
考研英语方面:
我遵循记忆曲线,不断地重温已学过的词汇,确保每天复习的数量超过新学习的。早上,我会兼顾记忆新的单词并复习旧的;下午则专注于复习当日所学。虽然这个过程极其艰辛,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因为能让我在阅读时几乎不受生词困扰,即使偶尔碰到一两个陌生词汇,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太大障碍。有人主张考试前夕应持续背单词,但我选择了相反的做法,由于后期时间紧迫,我暂停了背单词,转而全力投入阅读练习,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就查阅含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文学基础理论”,这是一门涵盖了语言学、文学理论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的综合性科目。理论部分需理解并掌握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对文学的审美特征、艺术形式和社会功能有深入的理解。我建议多读原著,如Saussure的语言学理论,Frye的文学批评理论等,尽量避免只依赖二手资料。定期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实践部分则要结合实际文本进行分析,训练自己运用理论的能力。
“阅读与写作”不仅是考察阅读理解能力,更是对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考验。大量阅读是提升这项技能的关键。我选了各种类型的文本,包括经典小说、散文、诗歌甚至学术论文,以拓宽视野,丰富语言体验。我会做详尽的笔记,记录下关键信息和感想,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复述,强化理解和记忆。至于写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从小篇幅开始,比如书评、读后感,逐渐过渡到大篇幅的论文写作。每次写作后都要反思,找出不足并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深度和广度的结合。理论需扎实的基础,实践需丰富的素材。这两者之间,又需凭不断的思考和应用来建立联系。所以,我的学习方法就是:阅读广泛,思考深入,动手频繁,反思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