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只需挤出一些闲暇,比如晚餐后,我便投身于政治学习,你也同样能抽出片刻,每日阅读半小时,大概能浏览一两章节。之后,可以尝试解答一下肖秀荣的一千题,大约二十多天,你便能大致过一遍三本书(思修部分除外)。我开始做题的时间有些迟,仅能在末尾阶段做了风中劲草的真题,但我不建议你做他的模拟题,题目量大且质量欠佳,专心做好一千题就足够了。我在十一月才开始接触习题,那时我觉得有点赶不及,因为我还没读完书。然而,真题务必得做,这是必要的。紧接着,我参加了冲刺课程,此后你的复习重心应该放在课堂内容上。我没有细读风中劲草的重点书籍,而是在最后关头熬夜匆匆翻阅,做完题后发现错误增多,于是决定不再继续。不过,他的强化班教材确实很有用,而且教师很可靠。随后,我开始一套接一套地做题,包括肖八、肖四、任四(这是任燕翔的)、常成的四套题,听说今年蒋中挺的题命中了不少,所以我推荐你也试试他的题。客观题要坚持做,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的室友到最后选择题得分都有十多分,因此在实际考试中,政治成绩还算理想。请记住,模拟题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依赖。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一门会给人成就感也容易打击人的科目,想学好数学必须肯钻研,不能浮躁,而且专注度要高,勤于复习反思。9月开始看课本,10月20号开始做真题,大约5天做三到四套,剩下的时间用来整理错题并温习相应的知识点。我把30年的真题都做完了,如果时间不够的可以从九几年的开始做,毕竟前面那几套相对容易,和现在的真题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模拟题我做的很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到考试前几天我还是在看真题中的错题,我的建议是真题为主,把真题吃透弄懂就能够拿一个不错的分数啦,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拔高。在做真题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做题顺序和针对性,在考试当中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这几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请别轻视新题型的操练!我一直较少专注于新题型的练习,毕竟以前遇到的都相对简单。然而,今年突然碰到了一道让我束手无策的题目,足足耗了将近二十分钟仍一筹莫展,最后只能凭直觉随意作答,估计全部答案都不正确。所以,务必要亲自多做总结,多加训练。英语这门学科,你的付出必定会换来收获。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等重要领域。它既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其他理工科学习的重要基石。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等,这些都是必须要牢固掌握的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建议你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逐节地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定义、公式和定理。不要忽视每一章节后面的例题和习题,它们是检验你理解程度的最佳工具。做题时,不仅要求解正确,还要理解为什么这样解,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对复杂的概念,如波粒二象性或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这时,寻找一些科普书籍或者在线资源来帮助理解。画图、做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们帮助你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加深印象。
做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凭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集来训练自有的应试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比如先易后难,把握好每一道题的时间分配。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益的。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互动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