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政治多浏览新闻,有下软件,学习中国,紧跟习大大的足迹、思路,背一些知识讲义,还有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没有做笔记,根据解析分册将答案划出背诵,第二遍仍做错的就做了笔记。风中劲草背了两遍,后期就是背肖八,肖四,蒋五的模拟题大题。政治选择题重点对待的毛泽东的著作,针对马原,有梳理框架,将各个原理、方法论放在相应的范畴里。政治的历年真题主要看了选择题,十一月份开始限定时间做成套的真题,主要把握做题节奏和思路。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主要任务是熟悉教科书。针对同济大学第六版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因为我报考的专业不涉及概率论),我会按照考研大纲要求,逐个梳理知识点,确保对每个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有深刻理解和记忆。对于课后习题,无需全部完成,挑些曾经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过的题目实践即可。进入暑假后,我将开启二李的《复习全书》学习,这是一本堪称经典的参考书,所以我计划至少读三次。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吃力,这是正常现象,遇到难题时只需标记一下,留待第二次阅读时解决,这个过程大致需要一个月。到了十一月中旬,必须完成《全书》的复习,并转而投入历年真题的训练。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至少要重复练习两次以上,特别是最近五年的试题,应重复三次。至于各种模拟题,可按需挑选部分来做。据我的观察,市场上大多数模拟题的质量难以与真题相提并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现在手头都应当留有近两年两套真题作为最后的考前模拟使用。英语考试前有一个十分漫长的练习过程,所以请大家务必保持耐心,戒骄戒躁。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记住,要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做练习,而不是背单词,我从一开始就告诫大家背单词不应当用整块的时间,而应当用零碎的时间,例如早中晚各抽饭前饭后的10分钟背诵,每天1个小时的背诵量一定够用。新题型和作文是最后的重点了,当然,阅读一天最少保持1篇,并且做完后要认真研读原文。作文要开始整理自己的模板了。英语同样需要查漏补缺,即便知识点十分零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金属学及热处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相变、塑性变形、铸造、锻造、焊接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金属的晶格结构,如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等,这是理解后续相变和性能的基础。对相变,要掌握扩散型和无扩散型转变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比如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机制。
热处理部分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淬火、回火、正火等,它们的作用、过程和效果。特别注意不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并理解这些参数如何影响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再者,实验技能和实践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虽然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测试操作技巧,但理解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必要的。例如,凭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的微观组织,理解其与宏观性能的关系;或者凭硬度测试来评估材料的硬度变化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材和参考书,利用网络资源。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命题规律,找出常考知识点。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
复习过程中要有计划,定期回顾,避免临时抱佛脚。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保持好的学习状态,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向他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