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向你们介绍一套书籍——《风中劲草》,它备受许多人的推崇。尽管我在复习期间未能充分阅读,只是略览了一部分,但我还是留意到它的几个显著特征。这套书对知识点的剖析极为详尽,如果能够认真研读完毕,应对政治考试应该绰绰有余。然而,对于其配套练习题,我个人觉得有些题目可能已经不太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毕竟政治考试常常关注时事热点,那些关于江主席时代的题目可能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考试。不过,既然这么多人都给予这套书高度评价,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我建议你们不妨也来一睹为快。
考研数学方面:
最先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从头到尾将例题做一次。《复习全书》题目很多,我已经做过好几次了,还是有不会的。我刚开始数学花的时间不多,第一次做的时候挺慢的,有些题目不会就直接看答案了,比较快的过一遍,然后把觉得重要的,做错过的题目标记下来。课后习题例题有相互补充的地方,需要做的,就把课后习题全做了一次。然后将以前标记的做错过的题目,重点的题目,又重新做了一次。《复习全书》要弄透彻还是要花很大功夫的。至少要完整地做完一次,然后再做重点的题目。还有660题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做了两次,里面选择题很有意思,能够很好地检测自己的水平。然后大概11月开始做400题,每隔一天做一套,做完对答案,然后将不会的反复看几遍。然后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最近几年的按年份做,找一找考试的感觉,往年的题目我们往往有些熟悉,做起来会比较顺手,但是真正考试时候总会有一些比较新的题目。然后是按分章的做,这样做起来比较快。最后考前做李永乐的《数学决胜冲刺6+2》。我做的时候主要是练手,熟悉题目。还做过一些其他的书,比如李永乐的《数学全程预测100题》,这里面的大题也很值得一做,包括很多常考题目。做过陈文灯的一些书,感觉里面有一些比较偏的题,只做李永乐的就好了。我当时也是想再做点别人的书补充一下,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的核心是实战练习,通常以真实试题为主,而各种辅助材料往往是对这些试题的预习或解析。实际上,即使经过详细的分析,一段时间后记忆也会淡化,因此别畏惧重复,有时候五六轮下来,仍有些知识点难以完全掌握。在连续做两遍真题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完成后回顾并比较两次的错误,相同的错误必须找出原因并改正,这些都是你常犯的疏忽或思维误区。我自己大约也重复练习了四到五次,到了后期,由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减少,所以在初期扎实打好基础至关重要,这样后续的学习才会更加顺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机械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理论,如机构的组成、运动分析、力分析等。这些理论如同建筑的地基,稳固的基础支撑起后续的学习。我在学习初期就投入大量时间去熟记和理解每一个定义,确保自己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到对应的概念。
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帮助深化理解。机械原理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需凭实际案例来应用和验证。我会定期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尝试用所学知识解析它们的运作机制。学校实验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凭亲手拆装、模拟实验,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再者,力学分析是机械原理的核心部分。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力矩分析等内容要求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空间想象能力。我会反复做题,不断提升自有的计算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复杂的连杆机构,画出力矩图,分析力的传递路径,是提高这部分理解的有效途径。
创新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机械原理不仅仅是解决已知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会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构模型,凭思考如何优化其性能,锻炼自有的创新思维。
持续学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我经常参与在线讨论,阅读教师和同学们的观点,从中获得新的启示。每次测试或作业后,我都会对自有的错误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