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营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政治复习推荐书籍:肖秀荣精讲精练/肖1000题/风中劲草/肖大大8套题/肖大大4套题政治的4科复习顺序应该是,史纲,马原,毛中特,思修。史纲和马原复习可以对调,要看复习的状态和自己对于政治的感悟,马原枯燥里面有很多的原理,看书很累,如果一头扎到里面会钻牛角尖,而史纲看书较易,练习题和考题目有的可能要难一点要自己总结,以这个作为一个开头,找到一个复习的状态,和看考研政治的方式。7.8两个月是复习的关键期,也是我们复习劲头最好的时候,当然也是太阳劲头最足的时候。这时候大纲解析没有出来,我们需要一本辅导书,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7.8月要把史纲和马原看完一遍,同时做掉配套的1000题巩固。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刚开始我主要看教材,但是进展很慢,看了一眼真题很绝望。后来我开始看复习全书,我用的是北大出的那本粉色的,东西很多,讲的挺细。高数和概率论用这本全书,线代还补充了李永乐的。建议期末考试之前最好要开始全书,暑假继续看。给大家一个时间标识,希望大家在强化阶段开始之前,复习全书的第一遍要看完,这样强化才会有收获,要不然基础不扎实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提一下,数学要注意三件事: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除了上述的参考书,我有自己专门的错题本,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对于最终得高分很有用。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记单词是最基本的。我当时用的是绿皮乱序版,一共有50个list,我按照《17天突破GRE单词》里面的方法,将一个周期定为30天,按照记忆曲线每天看2-4个list。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不断重复。如果顺序记忆,可能每个单元记忆时间会间隔一个月甚至更长,这时,之前记过的单词有些根本记不得。但是这种方法一个周期实际等于每个list都看过十几遍。我用了五个周期,也就是五个月的时间来记单词,十月份开始就不用再看单词书了,因为这时会发现基本上阅读理解生词已经很少。
考研专业课方面:
植物生理学,简单,就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平衡、生长发育等。我在准备这个科目时,特别注重理解和掌握光合色素的作用机制,因这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环节。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离子吸收也是重要考点,需理解并能计算相关参数。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调控网络也是我深入研读的部分,尤其是它们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应对逆境。
生物化学则更侧重于分子层面的理解,主要关注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途径。我花费大量时间在酶的作用机制上,特别是那些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基因表达调控,比如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信号传导通路,都是必须要熟悉的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我会结合实例,如植物对氮素或磷素的吸收利用过程,来深化对这些生化反应的理解。
在学习这两个科目时,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了课本知识,我也阅读了大量的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实验操作能力同样重要,实验室的工作经历我有机会亲手验证理论,加深了我对知识点的认识。
我还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我测试,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调整复习策略。讨论和交流也很有益,我常常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问,这样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我的思维敏捷性,也增强了我对知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