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你可以浏览相关知识,但我初期复习侧重于研究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提炼出经常出现的误导性选项,因为这些常常被用作迷惑考生的工具。对于主观题,我仅了解了答题技巧和基本思路。大约在10月中旬,我才正式启动政治的深入复习,特别是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点,同时全力掌握肖秀荣编写的模拟试题,每一道题我都仔细看过,并记诵了一部分。肖秀荣还有一本关于形势与政策的书,一旦出来就建议购买,迅速刷完,这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一定要打印出来认真做题!
考研英语方面:
特定的学习资料包括张剑系列的黄皮书,如张剑的150篇阅读理解、最后五套模拟卷,还有老蒋的80篇、作文教程、模拟试卷。此外,朱伟的“恋恋有词”和各类作文口袋书也很有帮助。开始时,优先记忆高频率词汇,等这些掌握牢固后,再通过研读历年真题来熟悉并掌握其中的所有陌生词汇,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个人的英语基础不错,因此学习英语对我来说如同日常习惯。所以我推荐你也让背单词变成你的日常习惯!这其实并不复杂,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导师还提供了一份专为考研翻译准备的单词清单,这些单词可能不全在高频词汇中,因为现在的翻译题目往往考察词义的深层理解,这个列表会非常实用,务必确保每个单词都了然于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作文(A)”,我认为它并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个展现思维深度和个人风格的平台。备考时,我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广泛阅读,二是深度思考。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以此来丰富自有的词汇库和提高语言敏感度。我会定期选取一些热点话题或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尝试写作,这样既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升论述文的深度。每次写作后,我都会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这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
“语言基础”这部分,我主要从语法、词汇、修辞三个方面入手。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我凭系统复习语法规则,强化了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词汇积累则需日常的点滴积累,我坚持每天记忆一定数量的新词,也复习旧词,保持词汇的鲜活。至于修辞,我凭分析经典文本,理解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使我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会在阅读中应用新学的语法知识,或者在写作中尝试使用新的修辞手法。定期模拟考试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熟悉考试节奏,掌握时间分配,以及及时调整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