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大规模准备政治考试并不理想,暑假可适度放松,随手浏览一下精讲精练材料,偶尔做些1000题,初次尝试推荐使用铅笔。待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精讲精练就可以放一边了,应专心研究大纲内容,最好是阅读一节,随即完成相应的一章1000题,以巩固理解,否则容易遗忘。在解题过程中,对于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点,可以尝试去记住,为解答政治大题积累素材。关键在于,多做练习是王道,而需背诵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肖8和肖4,尤其是肖4,需要重点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跟随的写作导师是王江涛,人称“道长”,他的秘诀就是一个字——背诵。起初我以为自己能背很多,但后来意识到过于乐观了。别设定过于详细的计划,比如几天一篇的那种。只需专心背,然后默写,直到你能流畅地写出没有任何错误的文章,再继续下一篇。我认为熟记二十篇,每种类型十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你对作文的要求不高,十一月开始准备也来得及,但关键是要专注,太早开始可能反而会导致遗忘或懈怠。
对于背单词,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占据了大约六十分(满分为百分),所以只要认得出单词的意思就行,不需要掌握其拼写。朱伟的《恋恋有词》也是个不错的参考。把学习英语的总时间四分之一用来背单词就足够了,再多就不太适宜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与文学基础”,这门科目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古代汉语的学习重在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不仅仅是记忆。我建议多读古籍,如《诗经》、《楚辞》等,凭实际阅读来提升理解能力。现代汉语则需理解语言的变化规律,比如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演变。要关注社会语言学的新动态,因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至于中国文学,关键在于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这需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分析。
“语言与文学理论”更注重理论构建和批判思考。你需了解并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如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学等,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文学理论部分,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思想,不仅要求你理解其核心观点,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去解读文学作品。我常常会找一些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析,以此提高理论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定期复习和笔记整理。我会将每一章的知识点归纳为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我理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能检验理解程度,暴露弱点,使你在实战中不断磨炼自己。
我还强调讨论和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讲解不懂的地方,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