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就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是晚饭结束以后就出去读读政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也就半小时的事,读个一两章,然后做个题比如肖秀荣一千题,基本上二十来天能把三本书看个一遍(不看思修就可以)从题里找不足。我做题太晚了,就最后只能做个风中劲草的真题,别做风中劲草模拟题,他那个题太多了,质量还不好,你就做一千题就ok,我是十一月才开始做题的,然后当时就感觉是有点晚了,因为书也没读完。不过真题一定要做,这是必须的,接着我就听了冲刺课,基本上你就可以只复习他上课讲的内容了,我没有看风中劲草那本重点书,是在最后的时候熬夜看的,看完以后做题,发现错的更多,就果断没再看了,不过说实话,他那个强化班的那个厚一点的书还挺有用的,然后老师比较靠谱的,接着就开始做成套的题,肖八,肖四,任四(这个是任燕翔的哈),还有常成的四套题,今年说蒋中挺命中了好几道,所以你们也做做蒋中挺的题。客观题一定要一直做,不能放弃,我舍友做到最后选择题就能对十来分今年考试的时候政治还是不错,所以不要放弃,那些模拟题都只是给你感觉得不能决定。
考研英语方面:
强烈推荐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此书精选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并配以实际例句,有助于提升背单词的针对性和效率。最好早点开始,每天消化一个单元,否则可能吸收困难。我从三月初开始学习《恋词》,确实有所得益。进入九月和十月,我开始为英语作文做准备,主要参考王江涛和朱伟的资料。首先全面背诵范文,然后尝试自己定题目,自创内容。实际上,这所谓的"自我创作"其实是将先前记忆的文章素材重新组合成新篇目,这就是背诵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内容需流畅且贴合主题,个人的创新加工至关重要。初期不宜过度依赖预测题,应沉下心来扎实背诵,临近考试时可挑选几篇重点文章深入记忆,以备不时之需。千万不可等到十一月或十二月才开始准备作文,这是大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综合知识》,这门课程涵盖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每天的积累。我坚持每天记忆新单词,复习旧词,用词根词缀法来加深印象。对语法,我建议凭做真题和模拟题来熟悉各类句型和语法规则,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教他人。阅读理解部分,我推荐广泛阅读英文原著和学术文章,提升理解速度和深度。至于写作,除了模仿优秀的范文外,还要多练习,形成自有的写作框架和风格。
《语言学专业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我主要从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到社会语言学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我习惯先通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凭做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结构。我还订阅了一些语言学的专业期刊,定期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我也会找一些实际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期间,我始终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避免死记硬背。我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EdX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这些都对我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