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每天用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同学可能不看重政治这块,但是提早复习后面留给专业课的时间才会越多。我用了蒋中挺的复习全书以及配套的习题和视频,在这里我想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毕竟肖大大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喜好,我也不是说老蒋的不好,看你们自己的选择吧,不喜勿喷哈)。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抄到本上,到最后可以根据本上的错题来查看哪块的知识没掌握。在冲刺阶段各大老师的卷子都出来了,我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肖四是一定要背熟的,另外可以根据各老师卷子的重合点将热点问题进行背诵。11月份乃至12月份政治背诵的时间会占很多。政治我建议就需要看政治大纲解析,好多人觉得看不下去,但是它的确是考研政治的秘籍,最后所有的题,特别是多选,除了时事政治,都在这本书上,其他的参考书怎么着都不能100%覆盖。也不能光看书,要配合肖1000学习,这样能更好的吸收。肖1000一定要反复做,多做几遍,不需要做其他的套题,因为肖1000是目前最好的套题,只要能把它吸收完,政治就差不多了,还有就是要准备的笔记本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记录你每次做题时候的不足。当然记得每天看新闻,说实话这个很重要,要是不想花时间,就用手机看,看看实事就可以了,也当作给你学习减压。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参考的教材包括完整书籍(二战期间主要依赖个人笔记,未深入阅读原书),张宇的全部36讲,660题集,以及张宇的1000题。模拟试卷方面,我集中精力在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以及全真模拟400题,这些系列的质量尤为出色。其他品牌的模拟卷则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对于真题,我不再赘述,侧重精挑细选并深度解析,我采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虽然发现少许错误,但总体品质可靠。在两年的备考生涯中,我广泛涉猎了各种教辅材料,从流行的36讲,两本李姓作者的复习全书,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专门讲解解题策略的书籍,如选择题技巧指南和其他各类解题技巧手册,无一不是我的学习伙伴。
考研英语方面:
我遵循记忆曲线,不断地重温已学过的词汇,确保每天复习的数量超过新学习的。早上,我会兼顾记忆新的单词并复习旧的;下午则专注于复习当日所学。虽然这个过程极其艰辛,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因为能让我在阅读时几乎不受生词困扰,即使偶尔碰到一两个陌生词汇,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太大障碍。有人主张考试前夕应持续背单词,但我选择了相反的做法,由于后期时间紧迫,我暂停了背单词,转而全力投入阅读练习,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就查阅含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市场均衡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在复习这两部分时,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例如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GDP、失业率等。对这些基础知识,需做到能够灵活运用,并能解释实际经济问题。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外经贸大学的试题往往要求运用理论来分析现实案例或政策。不仅要熟读教科书,还要广泛阅读经济类的新闻、报告和论文,提升对经济现象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我常常会把看到的实际例子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凭这种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解决优化问题和进行经济预测时。我会花时间巩固这些数学知识,并尝试用它们来解构和解析经济模型。
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外经贸大学的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使用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要注意把握答题的时间,避免在某一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
我的学习策略并非一成不变,是随着复习进度不断调整。我会定期自我评估,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改进。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好的作息也很重要,毕竟身心健康保证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