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和红宝书,但我比较偏重前者,尤其是哲学部分,解释非常详细,课后的真题可以让人明白重点之处,而且不同颜色的字体可以引发看书的兴趣,我看红宝书大篇大篇的文字一会儿就犯困。在看书时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如每天看多少页,几天看完,几天的通融期(一般不能准时完成,会有小事的耽误,但你可以定一个两天的通融期),这样你就可以比较主动的把握时间,我约定每天20页,后来发现不易完成,改为15页,这样耗时1个月完成,我一般在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左右,因为看书易跑神,多是边读边理解,这个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肖八出来之后,就开始做肖八选择,我做完一套选择,习惯把未掌握的知识点列在封面的空白处,掌握了之后打上对勾,考试以前再回顾这些知识点。我认为,政治选择题非常重要,大题背背每个人差不多,选择题却相对容易也能拉开差距。选择题要多关注周年事件及事件相关人、大纲变动考点、重要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首先看教材,看看理论和例题就行了,课后题不用做,又多又没用,六月份开始做复习全书,数学资料我也买了不少,然后才发现数学做题在于精而不是多~好好研究复习全书,线代再做做李永乐线代讲义,这些刷完两遍再做其他题~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我做了张宇的30年真题,一天一套做了一个月,你不要这样哦,一天做两套吧,因为上世纪的题比较简单~十一月份开始做模拟卷,都很难,尤其张宇的,耐心做吧,做不出来就看答案,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想想为什么自己想不到要这样做呢?!做模拟卷时真的会想要放弃考研,这时,你要控制你计几,坚持下去。十二月份我又做了做错题,好好维持了一下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在最后的半个月里,我依然保持稳定节奏,仔细研读并解析历年的阅读理解试题。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地做过六套题目。我始终相信,只要阅读理解能深入理解,其他部分应对起来也应该不在话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理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它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性质,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理论。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是至关重要的。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压源和电流源的转换,以及Y-Δ变换等基本计算技巧,需做到手到擒来。掌握电源内部模型的理解,如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
网络定理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工具。例如,诺顿定理和戴维宁定理能将任意复杂的电路简化为一个独立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大大降低了分析难度。泰勒级数和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动态电路中起着关键作用,需深入理解和实践。
再者,频率响应和滤波器设计是电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理解频率域的概念,熟悉傅立叶变换和复频域分析,能够帮助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并设计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滤波器。对RLC谐振电路的理解,包括谐振频率、品质因数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凭实际操作和仿真软件(如Multisim或PSpice)进行验证,这样加深理解。多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尝试解答历年的试题或者教材后的习题,这样既能了解考试风格,又能巩固知识。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有助于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