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备考并非必要,十月启动已然绰绰有余,我大致就是在十月中旬才开始复习。大纲解析匆匆浏览后我就放弃了,感觉内容繁多且杂乱,于是转向了fengzhongjincao系列书籍,这些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配套练习题,值得认真完成。到了后期,我专注于模拟试题,个人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卷相当不错,我还利用了一本他编写的重点知识汇总小册子(名字记不清了)。在此要提醒各位,切勿再迷信于政治选择题存在某种规律的说法。我做完题目后还有大量时间,于是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汇集起来逐一比对,结果修改了一些答案,结果却是得不偿失,原本答对的都被我改错了,实在是个失误。
考研英语方面:
三月初一开学就在学校找了固定自习室,开始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英语我先学了单词语法和长难句,算是为正式做真题打了基础。下一步就该坚持背单词+做英语一真题阅读,注意只需要做阅读部分即可。英语一的阅读比较难,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老师也很负责,有问必答,前期是每天做一篇,做完后分析答案,摘抄长难句,经过一个多月的折磨,正确率有所提高,五月左右采用五天一个周期的方法,第一天做四篇,后四天每天精读一篇文章,查出生词并记忆。6月底之前做完了英语一的真题阅读。12月,写作,每隔一天练一篇写作,用以前真题的题目,写作如果不是很有把握还是用模板比较好,但是不要用全文的模板因,太生硬,可以用句子的模板,在了解作文结构的情况下(一般写作书都会说),每种句子都准备几个模板就可以。中间隔的一天可以稍微再看一遍阅读或者背背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汉语基础,这是一门涵盖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语言学理论的综合学科。我建议先从现代汉语入手,掌握词汇、语法、语音等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凭《现代汉语》教材系统学习。古代汉语的学习需积累大量的词汇和文言文阅读能力,推荐《古代汉语》和《诗经》、《楚辞》等经典读物。语言学理论部分则要理解并掌握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参考《语言学纲要》进行深入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程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对外汉语教学法需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估策略,参考《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则要求有广阔的文化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推荐阅读《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书籍,并凭实际交流提升自有的跨文化意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和“实践”是关键。对每本书都要精读细嚼,做好笔记,理解和消化每个知识点。尽可能多地参与实习或志愿者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充。定期的自我检测能帮助你保持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应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