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如所有学长学姐所言,不宜过早开始,相信我真的不是骗人,这门课程的提分完全依靠最后几个月冲刺,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力跟不上,也不要开始的太早,最早暑假过半的时候开始。暑假期间我看了一小部分政治的内容,主要是在学其他课程累了的时候,开始随意翻肖秀荣那本《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然后做一点题练一下,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一下大概要考什么内容也就够了。真正开始复习应该是九月考纲出来以后,系统地对照着精讲精练看了考纲(就是用彩色笔圈圈花花看得很认真),然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部分,不过无奈个人政治素养不高,最终也没能拿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分数,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走在路上耳机里面放的是——风中劲草的音频!(这个真的有效,感觉特别洗脑)考场上我的政治卷子答得很满所有框框写的密不透风,生怕有所遗漏,以至于边上的小哥哥写完之后用惊恐的眼光看着我在最后五分钟把剩下的一点空白填满了。个人觉得就算答得不好老师多少会在心理上多点好感吧。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暑假学了一遍基础以后,感觉自己的数学提高了不少。建议像我这样大学基本上没学过数学,完全自学的娃子,在自学完一遍数学后,一定要做题进行强化,非常有用。一定要认真上课,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非常强悍,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英语阅读和写作。大部分的复习时间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当初听说有人会反复研习历年真题四五次,我颇感诧异,不过后来才明白,每次的精读都有新的领悟,涵盖词汇积累、翻译技巧以及写作提升。因此,张剑的英语真题集堪称必备参考资料,几乎需要随时翻阅。不过,针对个人薄弱环节如词汇或复杂句型,可适当挑选其他教材辅助,但这只是锦上添花。进入十一月中旬直至考试,我会推荐王江涛的高分写作,通过熟记近十年的真题范文,将其默写并归纳出适用于各种主题的通用模板句。同时,持续背诵自己积累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简称408)主要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特色,也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张完整的知识网。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算法是核心。例如,链表、树、图的操作,排序和查找算法等。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LeetCode和PAT等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题目供你练习。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机制。CPU的运算过程,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等都是重要考点。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凭绘制流程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操作系统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理解和掌握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概念至关重要。我会推荐阅读《现代操作系统》这本书,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概念。
是计算机网络,五层或者七层模型是基础,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要清晰。TCP/IP协议族的理解尤其重要,如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方式等。《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很重要。每学完一部分,就尝试自己概括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定期复习也是必要的,防止遗忘。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避免过度压力,保持好的心态。
至于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它们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在做题时,尽量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