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数字媒体创意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9月份大四开学才开始看政治的,政治考得不高。9月份开始看《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走马观花,大致浏览一下,也不强求能记住,我管这个叫培养政治直觉。这本书过完一遍之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出的真的很好,涵盖了大部分知识点,有助于你去把握重点,所以一定要认真做。边做1000题边到《知识点精讲精练》中找相应的知识点。后来又出了时政的那个小本《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又把那上面的选择题过了几遍,里面的材料都没怎么看。四套卷出来之前政治我一点也没有背,就是通过这种刷题,找知识点的方式加深印象。选择题不需要背嘛,4个选项给你,你有个大致印象,很容易就选对嘛!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付选择题的,后来通过八套卷和四套卷模拟,选择得分40左右,最终考出来是39分,感觉也挺满意了。总结:选择题一定要多刷几遍,加深印象培养政治直觉。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说实话数学考完心里很没底,因为平时练习经常犯计算错误,考试的时候万幸没有出现太多。数学的复习是按大路子走的,课本过一遍,课后习题做一遍,这个过程很长,大概用了两个多月。我是理科生出身,但是毕竟很久没学,所以这个过程其实相当艰难。最重要的是自己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因为实在没有时间整理错题,所以就在每部分过完之后整理了易错点。然后就是李永乐的大白本,这个过程更为艰难。个人感觉大白本的难度是略高于真题的,知识点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和复杂。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历了这个过程,数学复习的路就完了一大半。时间充裕的话大白本可以过两遍,但是我实在时间有限,过了一遍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这个时间主要是套题模拟。先是历年真题来两遍,然后是李永乐的6+2和最后10套题来两遍。最后历年真题再来一遍。考前大半个月基本保持一天两套的节奏,保持手感。说良心话考研数学并不难,最怕的就是计算失误和考场发慌。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多媒体技术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了图像处理、视频编码、音频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你需对像素、色彩模型、图像压缩算法如JPEG、PNG有深入的理解;对视频编码,H.264和HEVC的标准理解是基础,要了解其背后的编码原理和优化技巧;音频处理中,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及其意义是重要考点。
编程能力也是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Python和C++。你需熟悉如何使用它们进行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比如OpenCV库的运用,它用于图像和视频的读取、处理、显示等操作。OpenGL或DirectX这样的图形库的使用也是考察的重点,它们能帮助实现三维图形的绘制。
再者,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是提升的关键。尝试自己动手做项目,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或者图像滤镜,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参加一些比赛或者研究项目也是很好的实践方式,你接触到更前沿的技术。
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也很重要。比如,现在AI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将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技术博客,帮你保持更新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