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九月份启动政治复习,使用的材料为肖秀荣的一系列资料,外加一本红皮的《风中劲草》。除此之外,我没有采用任何其他教材。我认为紧紧跟随肖老师的学习计划就已经绰绰有余了。高中时期我专攻理科,对政治并不熟悉,因此初次研读那本最厚的《精讲精练》时进度较缓,总共耗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具备一定政治基础的同学可能进展会更快些,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就是奠定基础。在阅读《精讲精练》的同时,我会做配套的1000题,每完成一章内容就对应做一章练习,通过比对答案自我反思和总结。接下来就是实战演练,即做历年真题,一开始专注于选择题部分,同样是一套一套地做并立即校正,细致地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的基础知识仍然薄弱,但此时重新阅读厚重的《精讲精练》已不太现实。于是,我选择了《风中劲草》,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突出关键知识点,更适合巩固基础的第二阶段学习;而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则详细深入,适用于初学阶段。于是那段期间,我交替使用《风中劲草》和肖秀荣的历年真题进行复习。直到11月中旬,我才完成了所有真题的第一遍,但对每个知识点都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尽管只做了一遍真题,我对知识点却已经相当熟练,因为我在阅读《风中劲草》时非常用心,已经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一张知识网。到了12月,肖老师的四套卷、时政小册子以及专门用来背诵的资料也相继发布,我一一购买并认真研读。11月底至12月初,也开始着手背诵大题,不过众所周知,我所报考的专业需要记忆的内容极其繁重,所以我个人来说,初期背诵的内容记不住多少,最后只重点背诵了八套卷和四套卷,其中四套卷要求烂熟于心,八套卷尽量做到熟记,理想状态当然是两者都能倒背如流,但当时我的精力确实不允许。
考研英语方面:
书籍建议:《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or《英语词汇》,张剑《考研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张剑《97-04真题阅读》,张剑《05-14真题阅读》or《考研真相》,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的作文书也是普遍推荐的一本书,其中对于套路和方法的总结非常到位。小作文部分是有必要一背的,非常实用。但是大作文部分学姐个人感觉背起来有些困难,因为涉及到一些比较高级的表达,对自己作文要求比较高的同学可以努力背一下。如果时间不足的话就要好好研究写作方法和一些好用的表达,多动笔自己写,也是可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描绘微观世界的理论,其核心概念包括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不确定性原理等。理解这些概念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和微积分。我个人觉得,把握住"观测改变状态"这一基本思想是关键。对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题,凭实例去理解抽象的概念。深入阅读教科书和经典文献,比如费曼的《量子力学讲义》,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普通物理,这门课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内容,是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对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是基础;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物理需理解概率和统计的思想;电磁学则要熟练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都是重点;现代物理,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是必考内容。学习普通物理,除了理解概念,更要重视公式的应用,多做习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将每个章节的关键知识点、公式以及例题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定期回顾也至关重要,避免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工具。凭模拟考试环境,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研究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风格,预测可能的考点。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这两门课程理论性强,但不要忘了实践的重要性。尝试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或者讨论小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