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个人认为政治真题的价值不如英语真题,每年的时事不一样,没必要去研究历年真题。但可以买一套题回来对着答案总结一下材料题的答题思路、模版。我认为,政治的开始时间不宜过早。九月份即可,大纲对我来说太广了,我的方法是,我先大概做了做近几年真题选择题,了解出题大概方向。然后结合1000题,一单元一单元地扫,做一个章节的题,根据答案解析,去查肖秀荣精讲精练,找到相关知识点,容易理解的看一遍,不易理解的或者重点难点我都是问的老师,让老师给讲解,然后我把笔记单独记在一个小册子上,可以随身带着看看那种,早上拿出半个小时朗读记忆,每天看慢慢的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少。做完1000题,一定要回头看错题,错题多看几遍。有余力再做1500题等。在后期,最!重!要!的!肖四!肖四每个题,尤其大题背!背!背!使劲儿背。有余力一起背肖八,肖八肖四有不少重合点。
考研数学方面:
从2000年起,你就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同时考虑购买一些配套的模拟试题,比如李永乐或张宇的资料。我当时的安排是每天交替做真题和模拟题,完成之后仔细校对答案,遇到不懂的概念立即查阅教材。我认为这种做法很有效,而且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模拟题是有益的。因此,在研读课本时,不必过于纠结于难题,因为后续会有更丰富且更具挑战性的题目等着你。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再次阅读全书。我自己开始做真题的时间较晚,没有余裕去第三次通读全书,但幸运的是,之前的复习基础打得还算牢固。
考研英语方面:
我已经熟记了两本词汇书,分别是蓝色封面的和何凯文编的1575词汇。在你们记忆单词时,务必提高效率,避免浪费在单词上的宝贵时间。关于阅读理解,我从四月份起就着手做2005年至2015年的历年真题,通常每天下午攻克一篇。做完后,我会首先摘录生词到笔记本上,接着核对答案,检查哪些题目出错,并依据解析找出错误根源。我在解题策略上大致按照题目的指引,因此积累了一些解题技巧。据我所知,购买一本高质量的真题阅读指南很有帮助,可以学习其中的解题方法,不管怎样,目标都是一致的,即提升阅读分数。如此一来,我每周能完成大约一年份的阅读真题,并且会对文中复杂句子和重要短语进行整理。有些同学尝试全文翻译,但我认为这太耗时,所以我没采取这种方式。我做阅读练习的目的就是应对真题,所以挑选资料时,只要有最近十年的真题就够了。最终,我总共做了十年真题三次,到了备考后期,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训练解题速度和时间掌控。一个小建议:尽可能在下午进行英语学习,因为考试也在下午两点开始,务必要使大脑适应这个时段,保持清醒并激发阅读的专注力,否则在考场真的可能会昏昏欲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能源动力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专业课程,它包含了热力学、流体力学、燃烧学以及推进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基础理论有扎实的理解。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核心,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它们是关键。流体力学则需理解流动的基本规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伯努利定理等。对燃烧学,要掌握燃烧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
实践是理论的最好验证。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各种推进系统的原理和性能,如火箭发动机、涡扇发动机等,这将帮助你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拓宽视野,也能在答题时提供新颖的角度。
再者,做题是提高的关键。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尤其是计算题,一定要动手去做,因这不仅锻炼解题能力,还能你熟悉考试的时间节奏。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其他考生一起,你们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备考的过程可能会枯燥,但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意味着离目标更近一步。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