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基础比较好,因此政治的复习也开始的比较晚,我没有买大纲,买了肖秀荣的真题、形策、肖八、肖四,风中劲草以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点图鉴,对于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不用开始的太早,我个人是九月份刷了刷真题,正式开背是10月底,那对于高中是理科的同学,7月份开始也就可以了,每天时间不用太长,其次我认为政治的模拟题可以做,但是不要看得太重,模拟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你记忆细节,要找题感还是要做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政治的选择题有很强的时效性,从历年的真题看下来你就会发现,大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很多时候选择题的选项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说法或发展结果而已。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进程,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关注,即使在面临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时,也要坚持做一些英语练习以保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起初,我会出很多错误,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每天都精读并分析一道题目,标记不认识的词汇,理解复杂的句子,并深究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也相当重要。由于我较为慵懒,从未背诵过任何作文,我只是在复习后期平均每星期自己动手写一篇。我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通常是首段描绘画面,第二段列出三个理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写作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作文复习,积累一些常用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才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工整也不容忽视,因为我时间充足,英语的主观题我都会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提升成绩颇有帮助。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每周各做一道题目就足够了。至于背单词,初期我试过各种版本的大、小词汇书,还自行整理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了大约2000个核心词汇后,每天复习100个,直至考试前一天,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我建议先从各科的基础理论入手,理解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理论,逐步深入到具体案例和实践应用。
对教育学原理,要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基本问题,以及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教育史部分,则需理清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改革运动,尤其是对中国和西方教育历史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要有深刻认识。教育心理学部分,要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如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等。
在教育法与政策方面,要关注当前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改革政策,这部分知识更新较快,需定期查阅最新的法规文件和政策解读。也要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的教育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深度阅读”和“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对每本书,我都尝试读深读透,不只看表面文字,还要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含义。我会整理详细的笔记,包括关键词、重要观点和例子,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理解和应用。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凭做题,检验学习效果,了解自有的弱点,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每次做完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点的遗漏,及时补充。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同探讨,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激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