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政治复习并不建议过早启动,原因在于政治科目具有快速学习的特点,其主要的主观论述题内容集中,便于抓重点记忆(需关注肖八、肖四)。通常,肖八、肖四会在11月后发布,因此提前过多地投入政治复习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白白消耗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我建议大约从8月开始着手做1000题,并重复练习至少三次。当考试临近,只剩一周时,我确实感到非常紧张,政治部分还没记牢,选择题也常出错。然而,压力越大,越要保持坚韧,直至考前两天,我把所有的政治知识点整理成了大约10个主题,思路瞬间明朗,解题也变得容易多了。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材料包括:考研英语词汇(通称红宝书),张剑的历年实际试题与阅读理解150篇(又称黄皮书),完形填空练习,新题型题目,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教程。对于英语学习,我的方法有点特别,我从不喜欢通过背诵单词书来记忆单词,无论这些书多么厚重或轻薄,我都无法记住。所以我选择了使用一款专门背考研单词的App,学习疲倦时我会玩一会儿手机,以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仍在学习...哈哈,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比埋头苦读效率更高。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阅读,而阅读的核心是实战演练真题。即使我连续两年都没有做完所有真题,实际上,它们至少需要做三到四遍。在做真题时,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限制来进行,我倾向于一次性完成一套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然后,我会深入分析那些做错的题目,思考为什么会出错,我在选择时犯了哪些错误。如果有些地方实在无法理解,那就不要太纠结,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都有所不同,不然会让强迫症崩溃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分类、特征的理解,以及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例如,PRED(预防、准备、响应、恢复)模型是需深刻掌握的核心概念。还要熟悉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的架构,了解不同层级的职责划分。
深入研究案例分析。历史上的重大灾害事件如SARS、汶川地震、COVID-19等都是重要的学习素材。凭这些案例,看到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理解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需关注最新的应急事件处理方式,因这个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涌现。
再者,强化政策制定和评估的知识。应急管理不仅仅是应对灾难,更涉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这就需理解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熟悉政策分析工具,比如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对政策的效果评估也是考核的重点,需理解各种评估模型和指标。
提升实际操作能力。这可能需借助模拟训练或实习经历,理解和运用应急预案的编制,学会使用应急指挥系统,理解信息报告、资源调度、危机沟通等具体操作。这部分凭参加相关培训或者模拟演练来提升。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和实践案例进行深度阅读,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定期做题,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政府报告、专业论坛等,获取到最前沿的信息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