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9月后旬开始看的,第一遍(红宝书)看的很粗略,就跟翻书一样的和着(肖)1000题做题,结果后来就被自己坑了。因为时间是花了,却没试着去理解,所以效果不好,就开始焦虑了(因为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压力也开始大了),感觉这真的是我所有科目中最忧伤的一门了。所以建议第一遍好好看吧,不要胡乱看,后期的时间都是很重要的。政治早期就打好客观题基础,理解好知识点,大题一般都是靠背模拟试卷的,我背的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张宇的视频,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的视频,这两个都是一边看视频一边看讲义,概率部分看的大红皮李王版《复习全书》,讲义的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要求先牢牢把握题意,立意先求稳再求深,频繁运用高级词汇和从句,开始句过渡句总结句不能落下。暑期开始准备写作,暑期之后每周各一篇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可以有模板,大作文需要自己的英语功底,需要强化。要揣摩优秀范文,注重其中的逻辑关系结合王江涛的写作范文,总结出自己的模板,用于小作文写作绝不是死背,要注重逻辑,上下文之间要有逻辑关系真题作文自己动手写作文字要些好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这包括应力、应变的概念,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问题。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学好材料力学的基础,一定要扎实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重要的是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例如,理解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凭实际的例子,如拉伸或压缩弹簧,去感受物体在受力后的变化。应力状态分析,如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需结合三向应力的理解,这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多做图示练习会有帮助。
再者,材料力学中的各种强度理论,如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莫尔强度理论等,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这些理论的应用往往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情境,所以我会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尝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也是材料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拉伸、弯曲、扭转试验等,它们能直观地展示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准备这部分时,除了课本上的描述,找一些实验视频观看,增加感性认识。
题海战术虽不是万能的,但适量的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熟悉解题步骤,掌握解题技巧,查漏补缺。遇到难题不要怕,多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