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启动,我是在九月份才开始的。把精讲精练视为教材,每学习完一节内容后,就去做相应部分的1000题。(1000题最好重复两次,初次使用铅笔做或另备笔记本记录答案,并且务必标记错误题目)因为它包含了几乎所有非时事的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所以深入理解至关重要。选择题的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政治总分,通常各人之间分数差异不会太大。进入后期阶段,就要开始背诵肖四肖八,肖秀荣的预测题经常命中一些主观题,而且这能帮助你掌握许多政治表述,让考试时有条理地表达。有些高手推荐购买大纲解析(封面为粉色),我虽购入,但由于内容繁多,看得不多,后期我更专注于准备专业课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无论是18年还是16年,都有许多人在这个科目上失利。要取得数学高分,我认为有两个关键因素:充足的练习和坚定的决心。首先,建议采用李正元和范培华合作的粉色封面全复习书,内容编排得当,难度适宜,并配有实用的习题集。此外,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公认的优秀参考资料,毋庸置疑。至于小题部分,660题或1000题任选一本足以。完成一轮学习后,整理错误并重新做一次,接着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强化训练。进入后期阶段,历年数学三的真实试题是必备的(尽管近年来难度有所提升,题型变化,但仍需重视)。另外,可尝试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年)和共创五套题(15-18年),这些题目的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非常适合考研者,如果有余力,不妨多做几次。如果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材料,可以考虑《最后超越135》,李正元和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以及李永乐的《决胜冲刺6+2》。关于坚定的决心:18年的考研中,我在最后十分钟凭直觉猜对了三道选择题,这不是偶然。面对难题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如果你准备充分,感到困难,那么其他人也可能同样面临挑战。那些提早交卷的人未必就是高手,毕竟谁没算错过呢?大多数提前交卷的可能只是放弃了。当然,考前可以通过张宇的最后8套卷和4套卷来锻炼心态,让自己的心脏变得更强大。以上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大四开始的一个月后,完成首次真题练习。接着,第二次练习时,可按题目类型逐项攻克,如阅读、翻译、完形填空和作文(若对完形填空不感兴趣,可略过)。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熟悉的真题词汇,记得去记忆,将军虎的书中附带的小册子就很适合用来背诵这些词汇。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策略,我认为没有必要尝试模拟题,因为质量不佳的模拟题可能会破坏你做真题的节奏。对于作文,一份条理清晰的文章能显著提高印象分,值得投入一些时间准备。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大致规划内容框架,再转移到答题纸上书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涵盖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学科。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电路理论部分,一定要牢牢把握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这是所有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计算,以及交流电路中的相位关系,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放大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状态,如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器,是需重点掌握的内容。负反馈放大器的概念和类型,其稳定性和改善性能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记得多做实验,亲手搭建电路,这样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数字电子技术部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核心。理解并能画出布尔表达式,掌握各种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必备技能。了解VHDL或Verilog HDL语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系统设计,将使你在考试中占据优势。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切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也非常重要,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胡军)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是经典教材。利用电路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仿真,帮助你直观理解电路工作过程。
复习过程中,定期自我检测和做历年真题必不可少。凭做题,你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查漏补缺。模拟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