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我觉得还是暑假开始比较好,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要分析真题,可以根据真题来大概决定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错题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工科数学学得比较深,而且本身底子不错,所以就没看教材,直接上的数学全书。到8月中旬,基本上把全书过了两遍。之后就开始做《660题》,660全部是选择填空所以很快,到9月初差不多就做完了。看数学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可以是一些解题技巧、重要定理、或是错题。做完660后就继续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感觉资料上总结的一些技巧很赞,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之后就开始做套卷了,像《400题》、真题什么的,400题的难度比较大,不会做也不要气馁。套卷基本上是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以上两套题。之后就是看以前的错题和自己的笔记,临考前的半个月自己买了一套模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良好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比较有把握的科目,底子还可以,复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马马虎虎了。现在可以去大量记忆单词,不管有多难,每天都最好拿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忆,或许效果很有限,但坚持到年底,就会有成果,个人认为如果认识的单词过少,那么英语的考试将会很难。我觉得阅读理解中逻辑性的把握,命题者的思路是更为重要的,这个需要真题去训练,慢慢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作文方面我没有准备任何的模板,只是在平时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长句和短句,效果还不错,如果你觉得自己写有困难,可以去看看那些模板的书,毕竟还是有不错的内容。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还有单词(乱序版),别的没有看过。单词我选择的是朱伟恋恋有词。先读单词,做到熟悉,熟悉之后再开始背。我是背了4遍,看视频理解一遍,从头到尾背一遍,盖住汉语意思被一遍,附录单词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标出顽固词汇再重点关注,重点突破。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等内容。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至关重要。这就需对拉普拉斯变换有深入的理解,它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础工具。要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这是判断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
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应用是基本要求。对状态空间模型,需熟悉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设计,以及如何凭极点配置来改善系统性能。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实际问题的解析和仿真,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机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考研面试中体现出实力。
对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等,虽然不是所有院校都会深入考察,但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会增加竞争力。这些高级主题可能需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但能抓住关键点,就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出。
历年真题的研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你了解出题老师的偏好,找出常考的知识点,也能锻炼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模拟试题和复习资料只是辅助,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