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药剂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首场考试是政治,它对后续科目的心态产生直接影响。备考期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资料,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图表解析”、“时政”以及“四套模拟卷”。我先阅读“精讲精练”,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部分的顺序,我选择了先从近代史和思修入手,因为它们相对简单,能快速浏览,不像马原那么费神。接着是毛概,最后才挑战难度较大的马原,这部分我选择了听老师的讲解。首先全面阅读书籍并标注重要点,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内容,就做相应的“1000题”来检验理解。第二轮复习时,我会结合“知识点图表解析”进行,将要点标注于书中或空白处,这样大大减少了需要回顾的篇幅。“精讲精练”在第二次通读后便较少使用,转而频繁查阅精简的知识表解。接下来,我做了历年的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最后阶段,我专注于背诵“四套卷”的主观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研阅读时,首要任务依然是先前提过的词汇积累,紧接着最关键的就是历年真题。我在复习过程中设定了规划,由于起初对真题不甚了解,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来通读一遍,这期间包括查找并整理陌生词汇,以及解析和记忆复杂的句子。从第二次开始,除了阅读和解答题目,我还深入剖析了文章结构,并尝试背诵其中的疑难语句。接下来的多次重复研习让我不断有新的领悟,可能是理解了一个词汇的独特用法,或者是洞悉了命题人在设置某个问题或段落背后的想法。关于真题解析书籍,市场上的选择繁多,我曾陆续参考了张剑的黄皮书和《考研真相》。关键在于,对真题的钻研不能盲目,每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收获。通常我会把下午两点到四点这段时间用于深度研习真题,而晚餐后的一小时则用来完成两篇模拟题。无论其余时间如何调整,这两个时间段我是固定的。不过,具体时间安排应依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我只是想突出强调真题在复习中的核心地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物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并各种药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深入研究药剂学的前提。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了对药物分子结构的理解,凭绘制结构式来加深记忆,并结合实例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定期做相关的习题,以巩固理论知识。
药理学主要探讨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生物学背景,理解药物如何影响生理功能,以及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如何影响药效。我在学习药理学时,常常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比如凭阅读病例分析,了解药物的实际应用和可能的副作用,这样既能提高兴趣,又能深化理解。
药剂学基础则关注药物的制备、稳定性和传递方式等。这一部分需实验技能和物理化学知识。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不仅要熟记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理解药物粒子大小、表面电荷如何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这对未来设计更有效的药物制剂极其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复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消化。我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互问互答,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模拟试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熟悉考试格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