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关键的数学复习阶段已至,每日一练,坚持做题!首先全神贯注于张宇的历年试题解析,计划29天完成第一轮。接着,以大约20天的时间进行第二次刷题。紧随其后的是张宇的8套预测卷,预计需8天时间。紧接着,迎来第三次重温真题,但这回选择李永乐的真题集,专注做2006年至2019年的题目,早期年份可略过。这一步预计耗时11天。随后,进入张宇的最后4套模拟卷。最后是合工大的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历年真题:英语历年真题是王道,我从1998到2019的英语都做了两遍,英语只做阅读理解就可以,每篇阅读理解都要吃透,多读,弄懂长难句和词汇,短语,这些是必须的。在这里必须说一下,张剑的黄皮书对历年真题的讲解很透彻,长难句和单词都有,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清晰。我有一个小笔记本,专门记录自己不会和重点的单词以及长难句,还有很难得阅读理解,每天早上读一遍。其实有很多辅导机构会整理一些,但我还是觉得只有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才能印象更深,掌握的更透彻。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绘科学技术基础主要包括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场理论、空间定位技术、遥感图像处理等重要模块。需理解并熟练应用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如距离、角度、高程的测量,以及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这是所有后续学习的基础,需花费大量时间去扎实掌握。
对地球物理场理论,必须了解地球形状和重力场的关系,以及如何凭测量这些物理量来获取地表特征的信息。这部分内容需一定的物理基础,但也是理解和解释许多测绘结果的关键。
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是必须精通的。从信号传播到伪距计算,再到差分定位,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能否准确无误地进行地理位置的确定。
遥感图像处理则是另一大重点。需学会识别不同传感器捕获的图像特征,理解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几何纠正等预处理步骤,以及如何从图像中提取地物信息。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凭阅读教材、做笔记、参加课堂讨论来积累,但是只有亲手操作过测量仪器,分析过遥感图像,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利用在线资源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如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也能极大地提升技能。
团队合作也是测绘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地测量或项目研究中,需与其他同学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经验对日后的科研工作极其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