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的计划基本上是合理的,毕竟大多数人都遵循相似的时间表: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按照大纲或肖秀荣的书籍复习一遍知识点,并且疯狂地做两次1000题。后期,由于大题的准备大家相差无几,关键就在于选择题来拉开分数差距。关于1000题,一个小技巧是购买两份,一份用于练习,另一份用于标记错误和做笔记。我甚至不介意破坏书籍,将一本钉在一起的题目和答案撕开以便更方便查看。
我意识到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做选择题时不思考,错了也就算了。我没有去深究错误的原因,也没能对照大纲找出知识盲区。因此,在后期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我发现漏掉了很多重要知识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效仿我,务必珍视每次犯错的机会,最好是多错,然后彻底理解错题。说到参考书,我高度推崇肖秀荣老师的教材,他的资料简洁有效,他自己曾是命题组负责人,对考研政治的见解也很客观。所以我完全信赖肖老师,初期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接着感觉需要了解真题的解答模式,我又添购了真题解析。随着时间推移,我还购买了他的时政分析、背诵要点以及模拟题等全套资料。跟着肖老师的指导,应对政治答题的方向大致不会偏离,再加上他最后四套题的高命中率,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史上最难,所以分数都比较低。我先把基础打扎实,做部分课后题。然后看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单独买了李永乐王式安讲义。个人觉得,基础和解题方法都要掌握得比较好,剩下的就是刷题了。然后做了最近15年真题。边做真题边做660,400题,张宇的8套4套也做了一部分。其实这些辅导书就足够了,关键是要弄懂,要比较熟练,特别是要培养计算能力,所有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做了再看答案。有人问要看了几遍,这是追求形式的。不在乎遍数,而看你到底弄明白了没有。有的内容简单一遍就可以,有的比较难,多看几遍,还跟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资料包括:便于携带的考研英语词汇书、英语真题集、完形填空练习、阅读理解和王江涛的作文教程。英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并提升理解能力。我通常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当复习课本感到疲倦时,我会切换到做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定期进行翻译训练,并阅读作文以搜集一些精彩句式。我认为每门学科都需要一段专注的时间去深入探究,否则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工程热力学涉及许多基础概念,如热能、机械能、熵、焓等。这些概念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例如,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是分析任何热力系统变化过程的基础;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原理,则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深入理解四个基本状态参数(压力、温度、体积、熵)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比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RT,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工具。理解卡诺循环的工作原理,不仅有助于掌握热效率的概念,还能帮助建立起对高效能源设备设计的基本思路。
再者,要熟练运用各种热量和功的计算公式,如比热容、热力学温标、卡诺效率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例如,在分析热机或制冷装置时,需灵活应用这些公式来计算其性能指标。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多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一起思考、争论,能深化理解,激发创新思维。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制作知识点卡片,每天回顾一些关键概念,或者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这样能在考试前形成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应试能力。
利用好网络资源。现在有很多在线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视频教程、习题解答等,它们作为教科书的补充,帮助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