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看书,把答案写在一张A4上,注意1000题是要做三遍的,第一遍做都会错的惨不忍睹,错了没事,切忌欺骗自己看看答案把错的题给改对了,因为我就是这样喜欢自我欺骗的前车之鉴哈哈。马克思主义和毛中特部分或许会让你略微头疼,这种理论性质的东西充斥着新闻联播的气质,但也务必沉住气,到后面解决史纲和思修就是分分钟的事,在高中阶段谁都学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类的,学起来还可能会让你增生一些兴趣。下一步要做的事很重要,就是把你做错的题目,从大纲解析里面找答案,用晨光彩色标记笔标注出来。好了这一遍下来,务必请你自己做一个粗略的知识回顾和框架的搭建,每个章节在讲什么内容,你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思维导图,带着这个脉络你可以顺利的进入到下一关,这些基础工作是为后期服务的。10月10日-11月5日:第二遍重复上一步的内容,看大纲,做1000题,纠错回大纲标注。注意第二遍的时候你可以把答案写在1000题上了,然后看1000题后面的答案,把错的以及你觉得好的题的解析在题目边上标注下,要知道为什么错,举一反三。11月6日-考研结束:刷完了两编大纲和1000题,这时候会出现一本震撼人心的资料出现—风中劲草,这本书的编排和印刷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的细节之处可以让你真的佩服这本书的作者,跟进大纲,条理清晰,标注分明,重点突出,考研资料中的扛鼎之作,直到考研之前,你也不要放下这本书,看的遍数越积越多,你就会达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层次,就是合上书,你大概可以知道哪个知识点在那一页的哪块位置。我保持的速度大概是1天15页左右,15天一本书,到考研结束加起来看了三遍。马原毛中特部分你可以多看几遍,四遍五遍无上限。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基础,如果读不懂题目就无法答题,我当初就面临这个问题。幸运的是,我的语感尚存,虽然完形填空可能会出错较多,但由于分值不高,影响相对有限。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单词、刷真题以及练习写作。在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背单词,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单词书,每天都坚持学习几页,同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零碎时间复习。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反复操练,多次梳理错误点。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重要的是保持解题的状态。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写作,全盘跟从老师的指导,她将作文分解成九个部分,教我们按照模板填充内容,最终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这个科目主要涵盖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等内容。理解法律条文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这些条文去解决实际问题。我建议每天定时阅读并分析案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法律思维。记忆法规也非常重要,使用卡片记忆法或者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结构化,提高记忆效率。
“法硕联考综合”则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等部分。历史部分需构建一个完整的时间线,理清重大事件的前后关系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要深入理解其理论体系,结合现实进行思考。至于英语,词汇是基础,坚持每日背诵,尤其是专业词汇。定期做真题,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习法律并不是孤立的,我会利用网络资源,参加论坛讨论,查阅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法学动态。我也发现与同学一起复习,凭互相提问和解答,能有效提高理解和记忆。
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我通常早上用于学习新知识,下午进行复习和练习,晚上则用来整理一天的学习内容。周末我会做一套完整的模拟试题,以此来检验学习效果。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要有耐心,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遇到困难时,不要焦虑,是冷静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