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那个十一月之前,《形策与当代》手册成为了热议焦点,其在选择题和论述题中的分数比重不可小觑,涉及的国内外重要事件约有二十至三十项。我每日专注学习五个,仅需一周便可通读一遍,着重记忆关键概念,特别是那些常出现于多项选择题的部分,必须做到极其熟悉,即使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但只要一看题目就能立刻想起相关要点。《形策》部分我同样处理得迅速,内容易于理解,关键是需要熟练掌握,直至考研的最后一周我都还在反复阅读,大概看了四到五次。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大模块,形策和当代的知识量虽少,但分数比例高,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因此务必攻克!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有:考研英语词汇(便携版方便携带)、英语真题、完型、阅读、王江涛的作文。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语感非常重要,做阅读可以帮你消化单词增强理解力。我就是每天用零散时间背背单词,然后背书累了就做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定期练练翻译,然后看看作文积累一些句子。我觉得不论哪门学科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否则效率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社会工作原理”,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性观、价值观、社会工作过程模型等。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是至关重要的,因它们构成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我建议,首先要深入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凭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体系。关注国内外的社会工作新理念和实践,凭阅读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理论的实感。
“社会工作实务”则更偏重于应用。它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技巧。我推荐凭模拟案例来练习,找一些经典的社工案例进行分析,尝试用所学的理论去解释和处理。参与志愿者活动或者实习也是很好的实践方式,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和检验理论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历年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凭反复做题,不仅熟悉题型,还能了解命题人的思路,从把握考试的重点。定期自我检测,如进行模拟考试,有助于提升答题速度和质量。
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部分,除了理论学习,还需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凭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或实习等方式,增加对社会工作的直观认识和操作能力。每一次与他人的互动都是提升你实务技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