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九月份教育部出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都只简单刷了一遍,风中劲草也没背完,还好有老师给讲了很多重点帮助理解,让我少背了很多东西。肖四刚出时我就买了,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直到考政治的前一晚,我在旅馆把肖四大题简单背了一下,考场上结合昨晚背过的内容和老师讲的技巧把试卷写了个满满当当。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翻译的部分,我的经验有限,只记得某个指南建议将句子拆分成小片段来翻译,尤其在遇到复杂从句或含义模糊时,应逐部分处理,因为评卷老师看到你完成的部分也会相应给分。接下来是作文,占据了30分,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两类。谈到作文模板,我个人认为它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同学很有帮助,当然,如果你的文字流畅,文思泉涌,那么模板就显得多余了。据我观察,大多数人都可以从背诵模板开始,积累精炼的词汇、优美的句子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适当地修改模板,比如替换词语,融合多个句子。这样一来,即使你的作文无法脱颖而出,至少也不会成为拉低分数的部分。总的来说,过度依赖模板并不理想,最好是灵活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的核心包括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两大部分。描述性统计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解释,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推断性统计则涉及到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每个概念都需清晰理解,因它们构成了统计学的基础框架。
统计软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技能。SPSS、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能帮助高效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复杂计算。熟练运用这些工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更专注于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解读。
再者,实践操作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凭实际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真实问题,增强理解和记忆。例如,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这样的过程能你深入理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学习统计学的一大挑战。无论是构建假设、选合适的统计测试,还是解读结果,都需严谨的逻辑推理。这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同样重要。凭做练习题、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补救。参与讨论或小组学习,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