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是文科,对于政治不陌生。但对于高中学理科的,我的建议是早点准备选择题。选择题的分数决定你考研政治的分数,因为大题最后各种押题卷都能押上那么几道,再加上自己的发挥,总的来说大题是拉不开分的,除非你答的特别好。基于此选择就很重要,我建议有时间的同学最好看政治考研大纲,这是最保险的办法,因为各个老师编写的政治复习书总有个人主观色彩,并不是很全面。看看今年政治选择题就知道了。但是大纲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枯燥,很难看进去,所以就看你们自己啦。
考研数学方面:
最先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从头到尾将例题做一次。《复习全书》题目很多,我已经做过好几次了,还是有不会的。我刚开始数学花的时间不多,第一次做的时候挺慢的,有些题目不会就直接看答案了,比较快的过一遍,然后把觉得重要的,做错过的题目标记下来。课后习题例题有相互补充的地方,需要做的,就把课后习题全做了一次。然后将以前标记的做错过的题目,重点的题目,又重新做了一次。《复习全书》要弄透彻还是要花很大功夫的。至少要完整地做完一次,然后再做重点的题目。还有660题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做了两次,里面选择题很有意思,能够很好地检测自己的水平。然后大概11月开始做400题,每隔一天做一套,做完对答案,然后将不会的反复看几遍。然后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最近几年的按年份做,找一找考试的感觉,往年的题目我们往往有些熟悉,做起来会比较顺手,但是真正考试时候总会有一些比较新的题目。然后是按分章的做,这样做起来比较快。最后考前做李永乐的《数学决胜冲刺6+2》。我做的时候主要是练手,熟悉题目。还做过一些其他的书,比如李永乐的《数学全程预测100题》,这里面的大题也很值得一做,包括很多常考题目。做过陈文灯的一些书,感觉里面有一些比较偏的题,只做李永乐的就好了。我当时也是想再做点别人的书补充一下,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写作颇有信心,我认为备考时必须动手实践,光有构思是不够的。有些考生倾向于在复习后期依赖背诵范文,这因个人习惯而异,我自己去年也曾尝试过,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自9月份起,我每周大约撰写5篇文章,到了12月会花几天时间将这些作品按照主题归类整理,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框架,多练多熟,单纯模仿他人的范文并不能真正提升自我。之前我使用过《考研1号英语写作160篇》,但发现其推荐的范文质量不高,之后转向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感觉更为实用。此外,英语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像曾鸣、张剑的《考研英语最后预测5套题》就是不错的选择。模拟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时间管理,因为实际考试中时间非常紧张,也是为了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既能节省时间,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与选等多个领域。这部分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力学原理,如静力学、动力学等,以及各种机械组件的工作原理,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等。对这些内容,我认为理解远比记忆重要。理解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工作方式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能帮助更好地解决问题。我通常会凭绘制示意图和实际模型来加深理解,并做一些相关的计算题进行巩固。
“应用”部分则需将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可能涉及到机械系统的设计、优化或者故障诊断等。这就要求不仅要懂理论,还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我建议多看一些实际案例,尝试去解析和模拟,甚至动手做些小项目,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设备。这样不仅提升实践能力,也能帮助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复习时,我会结合历年试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对那些常考的难点,我会反复研究,直到彻底掌握。我也会利用网络资源,参加一些在线讨论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及时发现自有的盲点。
我想强调的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尤其是对机械设计这样的实践性强的学科。即使在考试后,我也保持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旧知识的回顾,因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库,跟上科技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