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成了我复习的起点。尽管这四十万字的篇幅对我而言并不算太过庞大,但内容略显单调,且由于类似的叙述风格,容易让人混淆概念。然而,一旦攻克了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显得轻松许多,而近现代史和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难度几乎为零。当时,我将这本书与《肖秀荣1000题》结合使用,每读完一章就像学习教科书那样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这种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题目帮助我确定了阅读的重点(即使几乎每一处都是重点)和知识点间的差异,从而减少了混淆的可能性。由于我在后期几乎没怎么死记硬背(几乎没有长时间抱着书背诵的经历),所以我坚信这次深入阅读对我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我这种阅读速度较慢但能记住更多的人来说,我自诩这是“理解性记忆”,并大力推荐这种方式。因此,我认为这两本参考资料极其有价值,有大神提议大纲解析应再读一遍,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值得一试。在此之后,我还天真地把《肖秀荣1000题》中的解答连同答案都抄了一遍,虽然并未记住多少内容。不过,事后反思,或许这个过程无形中还是有所助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因此,词汇至关重要,必须投入精力去记忆,尽管这可能是个繁琐的任务,但它是根基。然而,整天捧着单词书死记硬背不仅单调无趣,效率也不高。这里有两个提议:首先,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零碎时间里分批记忆,重复是关键;其次,通过阅读来学习词汇,我一直倾向于这种方式,因为我不喜欢孤立地记忆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三遍,相比那些学神来说可能较少,主要是我在早期复习时走了些弯路。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背单词,并在做真实试题的过程中收集并掌握新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艺术基础”,这是一门涵盖了艺术理论、历史以及各类艺术形式基础知识的科目。我认为,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础理论是关键。你需对艺术的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深入研究视觉艺术、音乐、戏剧、电影等各领域的基本元素和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阅读《西方艺术史》、《中国美术简史》等相关书籍,结合观看各类艺术作品,进行实践性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创意”则更注重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这不仅需你具备扎实的艺术知识,还需你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我习惯凭参与实际的创作项目来锻炼自有的创意能力,例如编写剧本、拍摄短片或者设计平面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我创新能力的一次挑战和提升。多看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关注最新的艺术动态,激发灵感。
我强烈推荐大家参加一些艺术工作坊或研讨会,那里能你接触到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拓宽视野。定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你在创作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有的想法。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艺术基础”还是“艺术创意”,都需持续的热爱和投入。艺术并非一蹴就,它需时间和耐心去磨炼,需激情去驱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对艺术的敬畏和热情,你会发现每一个困难都会变成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