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期间,我一直偏爱理科,对于政治总是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准备考研之前,我对政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直到考研那天,我都心神不定,毕竟每次翻开政治书籍都让我昏昏欲睡。我记得最早接触的是任二的教材,那是为了打牢基础的那一种。等红宝书出版后,我也买了一本,每天啃几十页,用笔勾画出关键内容,每读完一章就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这样重复看了两遍红宝书,感觉自己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那时已经是十一月了,我入手了风中劲草,开始每天背诵十页,不过我分配给政治的学习时间始终只有两个小时。风中劲草附带的习题质量不错,只是数量庞大,我只挑了标记的重要章节来做,最终也没能全部完成。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大约离考试只有七八天时,我购买了肖四、任四以及一本时事政治资料,专心背诵大题。对于其他题目,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力去解答,确保试卷上没有空白,甚至在交卷前半小时,我还在反复检查那些拿不准的选择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不必投入过多时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简单学习,最后的成绩还算理想。然而,在考试临近的时候,政治复习绝对不能松懈,临阵磨枪的效果非常明显。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认真把文章、题目、选项研究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因,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在浙大的课程中,它更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理论力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定律都有其物理意义,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不只是一个公式F=ma,它揭示的是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理论力学的问题通常需凭数学工具来解决,如矢量运算、微积分等。例如,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需熟练运用拉格朗日方程或哈密顿方程。扎实的数学基础对学习理论力学至关重要。
再者,重视实践环节。理论力学的应用广泛,如航天器轨道计算、机械结构设计等。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关注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复习,及时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和深入理解非常有帮助。遇到难题不要怕,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启示。
保持耐心和毅力。理论力学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每一次理解和掌握一个新的概念,都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能在理论力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有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