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攻读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记忆的专业内容繁重,这往往挤占了复习政治理论的时间,我就是这样的例子。由于时间紧迫,我决定只重点看肖四套,而舍弃了高联的讲义,没想到最后是高联的讲义命中了题目。在考场上的那一刻,我真是心如刀绞。因此,千万不能偷懒,也不能抱有过分的侥幸心理。
考研英语方面:
要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逼迫自己有选择地读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英语文章,从平时开始,在做题以外的时候自然地去读。当你自然地理解了一篇东西,哪怕是猜测到一些大意,这个速度比硬梆梆地去啃是快很多的。进入到十二月,真题做的就只剩两年的了。这两年是打算留在最后模拟用的,一直没舍得做,所以就又买了张剑的最后5套卷。这套卷子可是把我整惨了,有一次四篇阅读只对了5道题还是6道题,合计算起来,总分考到40都成问题,为此还整整崩溃了一下午。不过,看论坛上大家情况差不多,也就没再计较了。最后两周的时候,把近两年的卷子做了,大概都是错了三个的样子,抱着60+的心态就上了战场。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科目。理解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法是基础,深入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个体影响以及教育政策法规则是关键。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系统阅读教材,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动态,如新课改、教育公平等热点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
“中外通史”这门课程则需具备深厚的历史素养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复习时,不仅要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思想,更要理解这些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我习惯于将中外历史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帮助记忆。注意提炼每个时期的主线和脉络,构建起时间线,这对解答论述题非常有帮助。利用课外读物,如历史专著、传记等,丰富知识库,提升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计划,保证了每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我也积极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学习小组,凭讨论和答疑,解决了许多困扰我的问题。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考试,能有效评估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