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政,8套题和最后4套题。用一个多月看一遍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看完一遍之后看看真题,主要做选择题,论述题看看就好,然后第二遍,同样是大纲解析和1000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背,其实《风中劲草》就是浓缩版的政治红宝书,自己掂量要不要买。之后按部就班的看时政,做模拟题。政治最少看两遍的,用时是越来越长,最后要狂背那些模拟题,押到就是赚到。友情提示字体小的女孩子们,写大题时一定写大点,增加字间距和行间距,这样看着舒服,同时可以用较少的字营造较长的篇幅效果,省时省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忠告是:越早准备越好。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但是一定要保持阅读/背单词的习惯。研究生英语不仅是考试,也是为了之后的学术做准备(考研词汇甚至不够),如果觉得专门学英语太麻烦,最好是看本专业论文。我用的参考书只有两本,按顺序是:l张剑《阅读理解150篇》(其实只有100篇),可能因为先拿这个上手,所以觉得难度比真题大,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先做真题再做这本;l《历年真题》,选择题一共做了两遍,从十一月开始,每隔一两天一套,保持手感。后期每天至少一套也就是4篇阅读,不要太纠结正确与否,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比如阅读要带着问题去看文章,一是找关键词,二是定位,三是排除迷惑选项,这里就体现出单词的重要性了,如果你能认真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每年你不认识的生词难词都很眼熟,多看多记,自然就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理论是这个科目的核心。包括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以及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元视角的理解。这部分需扎实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因它们为后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我会建议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阅读经典教育学著作,理解并消化其中的观点,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教育法规与政策也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你需了解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这些内容往往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理解和记忆的,要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再者,教育心理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评价和改进教学效果等问题。这里的学习,不仅要关键概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并尝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场景中。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应结合多种方式。一是系统性的看书,二是有针对性的做题,三是定期回顾和总结。看书时,要做标记,画出重点,理解难点;做题时,使用历年真题或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理解程度;定期的总结和反思是提升理解深度的好办法,你每周或者每两周做一次知识点梳理,看看哪些地方还需加强。
我强烈推荐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学习小组,和其他考生一起讨论,共同进步。这样既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他人的角度获得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