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采购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他的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任汝芬的四套卷。说实话,对于这类严格的测试,不断练习题目至关重要。在临考前完成这些模拟卷后,我发现各名师强调的考点有不少重叠之处,毕竟每年的重大政治事件也就那些。因此,人们常说只要熟记四套卷,考研政治就能轻松应对,这话并非毫无根据。强烈推荐大家在考前至少通读一遍这些试卷。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你也可以考虑购买其他的复习资料,但我在这里就不再多作推荐了。我的政治分数不算高,所以我简短地分享一下经验。我在八月开始接触政治,精讲精练这本书的确厚重且字迹密集,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眼花缭乱。实际上,第一遍主要是为了大致了解内容,记不住太多细节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焦虑。有种观点认为等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学,但我个人觉得可以稍早一些。每年大纲的变化多数是表面的增减,实质性变动不多,提早预习能让你更从容,后面的复习时间会非常紧张,这样做也能减轻后期的压力。接着,我反复刷了三次1000题,这对于巩固选择题的知识点非常有帮助。随后我还做了历年真题及肖八、肖四,就这样进入了考场。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然后就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总结,这个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是很难悟出来的。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英语学习的核心在于真题练习,反复研究五六遍都不过分。你提到的大三是准备六级考试的时候,那时你计划次年考研,有位人士建议将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以提升阅读能力,你就这样坚持下来,直到考研结束,甚至偶尔也会这样做,这对你的翻译技巧和专业英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部分几乎没有特别准备,全靠这个方法。复习期间,我做了张剑的150篇阅读,初期错误颇多,让我有些沮丧,但从八月开始专注于真题,我觉得开始得稍晚了些,但其实六月底就可以开始了。最后一个月才着手准备作文,显得有些匆忙,起初我很焦虑,担心自己能否准确把握图表作文的主题,后来发现这是不必要的担忧。那时我会看看作文书中的图像,思考其象征意义,就是这样。对于完形填空,我没有特意大量训练,只完成了真题中的部分,不断深入分析文章和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控制工程综合”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电路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这些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对自动控制原理,要深入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根轨迹法、频率特性等。电路理论中,要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解决复杂电路问题。在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傅立叶变换、Z变换以及滤波器设计等内容是核心。
实践应用不容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凭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比如,我会定期参加在线模拟考试,这不仅有助于检验我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我适应了考试的时间压力和题型结构。
再者,编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MATLAB或者Python是常用的工具,用于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编程练习,熟悉相关函数和库的使用,这对理解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复习,共同探讨难题,这种互动式学习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焦虑。要有信心,自己付出的努力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