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研的过程中,你肯定听到很多人说不用管政治,最后背背肖四肖八就行了,甚至有人真那么做,最后一个月才来看政治,我觉得完全没有理由随便轻视任何一门科目,政治和英语都是一百分,划的也是一个分数线,同样都是分,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呢,看你想不想为了那几分或者十几分去努力,我的备考过程是,七月中下旬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同时做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后来把重心放在理解框架,要说政治就是背,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更好的方法是理解知识点以后,在脑海中形成框架,形成一幅图,这样就很牢固了,最后冲刺阶段的各种模拟题,我的大题答得都不错,这都是建立在我前期复习基础内容的时候理解的比较好的基础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一天一套真题、一天一套模拟题。还是以近几年的真题为主,模拟题的话当时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刷了几套就放一边了,模拟题太难了,没必要练得太多,有这个时间的话就多看看和背背自己笔记。冲刺:必做张宇8套卷,4套卷。我做8套卷的时候,题量太大,总是做不完,时间不够了可以只做选择填空题,大题看看,掌握以下命题的趋势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学习材料,但切忌贪多嚼不烂,否则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初期阶段,重点在于积累词汇并练习翻译。记单词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英语考试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词汇知识。可以使用扇贝、百词斩这样的单词应用,或者考虑使用一些同学推荐的书籍,比如朱伟的《恋练有词》,它的风格较为生动有趣。对于翻译,我坚持每天跟练何凯文的一道题目。当你的词汇量足够大,翻译能力也有了一定基础后,就可以着手做真题了。每完成一套真题,都要细致地分析,逐篇精读,仔细整理单词、短语和复杂句子,通常这需要大约一周的时间。此外,唯有真题最能反映真实考试的情况,做模拟题可能会偏离正轨。到了后期,主要的任务是回顾自己的笔记,重温真题。至于写作,从复习中期起就可以开始背诵优秀范文,并且要经常动手练习,养成写作的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涵盖了几大重要板块:水循环理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和水资源评价等。理解水循环的过程至关重要,这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径流和再蒸发等环节,它是连接大气、土壤、生物和岩石圈的重要纽带。在此基础上,需深入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特别是了解含水层的特性,如渗透性、储水量和补给区等。
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要熟悉地下水的pH值、矿化度、溶解氧含量等参数,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和防治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在实践层面,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如钻探、物探、取样和测试方法需熟练应用。水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和质量的评估,包括定量估算、风险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等步骤,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统计和模型计算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理论部分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原理。实践部分则参与实验和实地考察,凭亲手操作加深理解,比如模拟地下水流动实验或参观水文地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尝试解析案例研究,或者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
讨论和合作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听取他人的观点,拓宽自有的思路。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使在水文地质学的道路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