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假设你的政治基础知识较弱,你可以从7月起着手准备,我则是从10月开始复习,我认为提前太多并不必要。如果有时间和条件的话,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很有帮助的,尽早开始更好。因为当前考研政治中时事部分的占比正在增加,如果早期你就对这些事件有所了解,那么在后期的复习阶段就能省去很多理解和记忆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分数不算顶尖,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我主要参考了数学大纲、教科书、二李的全书、李正元的真题集、660题、400题及合工大的模拟卷。资料不在多,关键在于精,更重要的是勤于动手练习。每个人的进度不同,所以我就不详述具体的时间规划了,自行调整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刚开始复习时,即使全书上的题目都感到困难也不必惊慌,这是很常见的状况。我特别推崇660这本书,虽然用了两个月才完成,但它确实帮助我在第二次刷全书时解出了大约七八成的问题。
对于套题部分,我采取了一种策略:每五套卷子为一个周期,其中包括三套真题和两套模拟题,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的难度层次。以十天为一个周期,一天做一套题,第二天用来校对答案并复习之前的错题。然而,我比较粗心,常常看错题目或在计算中出错,导致真题和模拟题的成绩往往达不到130分,当时我很焦虑,因为我的目标是130分以上。不过,考试时仔细答题,结果还算满意。因此,我认为平时不必太纠结于模拟成绩,无需与他人比较,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始终记住,最后的实际考试才是决定你分数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与我们大学考的四六级考试是不同的体系,不要认为自己四六级没考过,就对自己的英语感到绝望,感到很大的压力。英语的复习没有捷径,但是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料来认真的吸收消化,日日积累,不知不觉中,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考研英语的初期备考首先是词汇,在网上买一本词汇书,回家后利用零碎时间记忆,词汇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记忆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主观想象力,比如把它想象成一个夸张而鲜明的形象,把单词代入到句子中复习,自己造句,通过大声的发音感受这个单词等等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去探索,把单词记忆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另外,备考初期一定要注意长难句的积累,朗读、分析,体会句子的特点,分析句子的含义,强化英语的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是关键。你需掌握各种类型的信号,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以及它们的性质,如周期性、奇偶性、能量和功率等。理解系统的定义、分类,如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及其特性,是理解后续理论的基础。
掌握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重中之重。这两者是分析线性系统的重要工具,能够将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帮助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尤其是对滤波器设计和信号处理部分,这两者的应用无处不在。
再者,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这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凭建立状态方程,更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并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题和实践。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我能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也锻炼了解题技巧。模拟实际的信号处理过程,比如使用MATLAB进行信号产生和系统仿真,我从实践中深化理论理解。
团队讨论和教授答疑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往往能激发出新的思考角度;向教授教,则帮助解决困惑,进一步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