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题是“纸老虎”,看上去可怕但其实很好准备——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有统计数据,绝大多数考生分析题都在25-35分区间内,30分上下特别多,即分析题基本不太可能拉开差距。PS:考点背诵形式与政策这种都大同小异,建议买肖秀荣就行,重点更加突出,排版也更舒服,不过中挺得真题预测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题目预测到,最后五套题我都做了,大题质量出的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真题预测这本书上有的,选择题可以做下,练下选择题也不错。总得来说蒋中挺只推荐真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最早着手准备的是英语,因为它对所有专业都是必考科目。早在四月份,我就购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因为我向来不喜欢背单词,以往备考四六级时都没有特意记单词,所以我提前开始了这项任务。每日,我会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练习,并且持之以恒。每天的词汇量我控制在一个单元,毕竟记忆单词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早些开始总是有益的。此外,我每天都会跟进度做一道复杂的长难句解析,同时不断积累作文素材,每周撰写一篇作文并请教师指导,这对我帮助极大。至于完形填空,我认为不必过多练习,顺其自然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材料性能等诸多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对晶体结构,你需熟悉各种晶系、布拉菲格子以及点阵常数等概念,并能凭空间群分析晶体的对称性。这部分需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但一旦掌握了,就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图的理解和应用是考试的重点。你需深入理解相图中的各个线、面、区的关系,特别是三元相图,这是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每一个相区,要清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凭调整条件来改变相变路径。
再者,扩散和固态反应是材料形成和改性的关键过程。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温度、浓度梯度等,能够帮助预测和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化。固态反应则涉及到固相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指导新材料的设计。
材料的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是衡量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准。需了解各类性能测试的方法,以及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和应用。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材料,凭观察和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