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最不用担心的一门。考研大纲出的比较晚,大概是10月下旬吧,所以不用太着急。去年大纲出的第一时间我买了一本大纲解析,一本风中劲草知识点总结,结果买了直接压箱底了。直到十一月份出了肖秀荣八套才算真正开始政治复习,我把八套题的选择题做了一遍,背了N遍,大题念了N遍(也没记住多少),十二月买了肖秀荣四套,任汝芬四套,20天20题,最后也只是做了肖四并重点背诵了。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后差不多课本看完就得开始全书了,现在看全书就会有这种感觉:嗯,这个知识点之前见过,这个这么用是用了什么什么原理,当时就是这种感觉,第一遍看课本基础已经足够扎实,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熟练度练上去。这个阶段差不多是刷题阶段,其实也不多,也很快就过去了。11月我开始引入真题训练,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真题,所以一星期就做完了历年真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注意知识盲点的补充和错误的改正,有时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比做题还多,之后我也是趁热打铁接着做历年真题第二遍,用的仍然是李永乐的,在这期间又温习一遍复习全书(只看错题本)。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要抓的就是基础-即词汇,上来肯定是要说背单词,背单词是一个痛苦的工作,但是硬着头皮也要做,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也要注意时间,背到9月就应该背完了,其后就不要再花大量时间在背单词上去了。在背单词的同时,我还买了黄皮书的基础版,并详细的做了笔记。我认为学英语打好基础很重要,也就是说,除了做10年真题外,10年之前的真题最好也做一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这两个部分都是基础且核心的内容。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市场失灵与政策干预等内容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对宏观经济学,GDP核算、失业率、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理论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案例的辅助。我建议找一些真实的经济案例,尝试用你学过的理论去分析,这会帮助你更好地消化和记忆知识点。多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检验学习效果。
再者,对一些复杂的公式和图形,我通常会凭画图和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记忆。例如,绘制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化,或者构建AD-AS模型,这些都能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它们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定期复习是非常关键的。我会设定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计划,确保学过的内容不会遗忘。我会在每次复习后做一些自我检测,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