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观题目,记忆的内容通常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教科书中的关键概念,在早期复习阶段应已识别出哪些是重点;另一类是一些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大约在10月和11月期间,许多考研辅导机构会发布模拟试卷,常常以8套卷或10套卷等形式出现,这些试卷的客观题可以练习,但主观题并不急需完成,因为它们往往包含前几年的老题目。上述两本书通常在12月中旬才发行,别误认为时间太晚而不购买,因为后期出版的书籍更能反映当年的时政热点,其价值与基础学习同样重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议先尝试做一遍这些模拟题再进行背诵,这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我只完成了其中一部分,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直接转为背诵。据传肖秀荣的预测题比任汝芬的更准确,可能是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较早,考研命题组可能会避免使用其中的题目;相反,肖秀荣的试卷在命题工作完成后才发布,所以与实际考试题目相符的概率更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基础掌握不足,因此在理解了基础知识架构后,我开始进行专项练习,并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做详细笔记。课程结束后,我会重新审视全书中的模糊部分,这有助于理清思路。遇到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向我的老师求助,他非常优秀,能一眼看出题目的解题方向,他会从考试重点到命题意图,再细化到解题步骤,详尽地为我讲解。接着,我开始使用660题集进行刷题,这个阶段,我会着重标记错误题目,以便后续复习。660题目的难度较高,侧重于考察深层次的概念理解,我认为它的质量很高,通过完成这些题目,我能对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老师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涵盖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环境化学中,掌握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和降解机制是关键;环境微生物学则需理解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水处理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熟悉各类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是基础,要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理论知识的学习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结合课堂讲解深入理解。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题目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对复杂的问题,尝试自己动手设计解决方案,比如构建一个简单的水处理模型,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环保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订阅相关的学术期刊,参与在线论坛讨论,或者阅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题目时派上用场。
在复习后期,一定要进行系统的知识点梳理和整合,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在考试中快速定位答案。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和毅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