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显然,我在政治科目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因为它通常都是大多数人取得七八十分的领域,因此我在这部分明显失分了大约十分。我吸取的经验是,复习策略有所偏差,关键应聚焦在选择题上,毕竟主观题的得分差异不大,而选择题才是决定高低分的关键。推荐大家紧跟肖秀荣的步伐。此外,尽早启动复习计划会更好,这样到了后期,你会感到更加从容,自信心也会更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一门需要持续积淀且易消退的科目,这一点在词汇学习中尤为明显。因此,背单词应从考研筹备的第一天起,直至考试前夕的最后一晚。这不仅包含市面上各类单词书中超过5000个词汇,还涵盖了由此衍生的常用高频短语,以及你在研读历年真题时遇到的陌生词汇和短语,甚至是你在准备写作时积累的词汇表达。可以说,记忆单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第二个关键阶段是真题练习,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真题在英语备考中占据核心地位。当你大致掌握了单词,便可以开始进行真题阅读。建议先从早期的英语阅读真题入手,我习惯以每篇15分钟的速度独立完成,随后核对答案,查阅新词,逐字逐句在笔记本上翻译并对照答案修订(此过程也能提升翻译技巧)。接着,要找出每个问题的考点及设题陷阱。复习的过程虽艰难,但持之以恒将显著提升你的英语水平。我就是这样反复研究了真题大约三遍,到了实际考试时,感觉相当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必考科目之一是“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教育学原理部分,你需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教育心理学则要求你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认知发展、动机理论等;至于课程与教学论,关注的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策略。复习时,建议多看经典教材,结合实例深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科学技术史”是一个需深度挖掘的科目。这不仅涉及科技的历史演变,也包括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你需了解并关键的科学事件、人物和他们的发现,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历史背景如何塑造了当前的理解和应用科技的方式。凭阅读科普书籍和学术论文来拓宽视野,增加理解深度。
自然学科教学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科。你需学会如何按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设计符合科学教育标准的教学计划,包括目标设定、内容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实践中,尝试模拟教学设计,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升教学效果。
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做笔记和思维导图,这样帮助整理思绪,提高记忆效率。参与讨论小组或找研友一起学习也是很好的方式,凭交流能深化理解,碰撞出新的思考火花。
对科技史,除了广泛阅读,还观看相关纪录片,使抽象的历史变得生动。对教学设计,寻找真实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尝试设计自有的教学方案,实际操作中体会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