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9月底我才开始复习,当时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迅速通读了一遍,因为我认为先有个大致了解再去听课会更有效果,同时也会记下关键笔记。建议构建一个大纲来帮助记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内容。不久后,我开始使用风中劲草进行背诵,但我个人有时倾向于简化处理,这可能使我在理解上不够深入,这是一个性格上的弱点。我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脚踏实地地掌握每一个关键知识点。接着,我便转向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模拟试题,如蒋中挺的五套题、杨加宁的题目以及石磊的资料,多做练习总是有益无害的。开始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较为有限,自学时感到进度缓慢且吃力,毕竟缺乏基础知识。因此,我决定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逐步深入到专题练习和强化提升阶段。当我大致掌握了知识点后,我就转而专注于做题。说实话,解题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因为我现在遇到的难题明显比刚开始看书时减少了,很多解题方法都在之前的复习中有所涉及。在学习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教材,如张宇的《十八讲》和《概率九讲》,张宇的《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的《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真题解析》,以及各种模拟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本科英语水平勉强达到六级。实际上,个人认为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考试关联性不太大。初期阶段,我主要专注于词汇学习,一坐在自习室就开始看单词,从五月前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查阅,尽管记忆力有限。然后,我习惯在下午先做阅读理解,接着练习一两篇翻译,有一次甚至一口气翻译了三篇,虽然当时感到有些吃力,但确实对提升有所帮助。大约九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历年真题的练习,并购买了一本无解析版本的书来进行第二轮复习。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我还尝试了几套市场上的模拟试题。此外,我建议多研读真题中的阅读部分。十一月后,我购买了一本包含历年真题作文的大作文书,里面还有各种类型的作文模板。我熟记了十篇必背的小作文和十篇必背的大作文,每一篇都背诵并默写,这些文章我持续背到十二月,没有特别去押题。最后,我自己整理了一份模板,希望在写作时能激发无穷的灵感。祝愿大家在写作时都能文思泉涌,无法阻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软件工程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了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等,理解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常用的方法。软件质量保证、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也是考察的重点,这些都需凭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来深化理解。
编程能力是软件工程的基础,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在初试中考查编程,但在复试或者实际学习中,这是无法避免的。建议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主流编程语言,如Java或Python,并熟悉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理解和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如封装、继承、多态,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部分。
再者,软件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它更是一种工程化的思维方式。你需理解如何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好的代码,懂得版本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工具进行团队协作,比如Git。理解敏捷开发和DevOps的概念,它们是现代软件开发的趋势。
实践经验同样重要。你参与一些开源项目,或者自己动手做小项目,这样既能提升实战技能,也能帮助你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连接点。理论知识需凭实践来检验和巩固。
在学习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定期复习和做题,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要忽视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的价值,他们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